[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隔膜生产用化学合成材料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72996.X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5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余涛;王玉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高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杜杰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隔膜 生产 化学合成 材料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隔膜生产用化学合成材料反应釜,包括罐体以及罐盖,所述罐体上壁面去除且安装有罐盖,所述罐盖的上壁面安装有搅拌结构,所述罐盖的上壁面以及罐体的侧面安装有入料结构,所述罐盖的上壁面安装有罐体的内部压力测量组件;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搅拌电机、单向轴承、电机架、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搅拌主轴以及三个搅拌扇叶;所述电机架安装在罐盖的上壁面,所述单向轴承安装在电机架的上壁面,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合成技术领域,保证罐体内部的压力一直保持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能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电池隔膜生产用化学合成材料反应釜。
背景技术
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隔膜的主要作用是使电池的正、负极分隔开来,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此外还具有能使电解质离子通过的功能,隔膜材质是不导电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电池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电池的种类不同,采用的隔膜也不同,对于锂电池系列,由于电解液为有机溶剂体系,因而需要有耐有机溶剂的隔膜材料,一般采用高强度薄膜化的聚烯烃多孔膜,在隔膜材料合成的时候通常都是通过反应釜进行合成的,但是传统的反应釜都不具备内部压力测试的功能,这样就存在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当反应釜内部的压力过大的时候,很有可能发生爆炸,这样的话就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及极大的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隔膜生产用化学合成材料反应釜,解决了现有的反应釜都不具备内部压力测试的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锂电池隔膜生产用化学合成材料反应釜,包括罐体以及罐盖,所述罐体上壁面去除且安装有罐盖,所述罐盖的上壁面安装有搅拌结构,所述罐盖的上壁面以及罐体的侧面安装有入料结构,所述罐盖的上壁面安装有罐体的内部压力测量组件;
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搅拌电机、单向轴承、电机架、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搅拌主轴以及三个搅拌扇叶;
所述电机架安装在罐盖的上壁面,所述单向轴承安装在电机架的上壁面,所述搅拌电机安装在单向轴承的上壁面且搅拌电机的驱动端与单向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安装在单向轴承的下壁面,所述第一连接柱安装在第一传动轴的下壁面,所述第二传动轴安装在第一连接柱的下壁面,所述第二连接柱安装在第二传动轴的下壁面,所述搅拌主轴安装在第二连接柱的下壁面,三个所述搅拌扇叶均匀等距安装在搅拌主轴的外侧。
所述入料结构包括:气体入料管道、气体入料管道固定架、气管接口、气体入料口、气体入料口盖、固体入料管道、固体入料盖、固体入料盖连接轴以及固体入料盖锁扣;
所述罐体的侧面开设有第一通孔且气体入料管道嵌入到第一通孔内部,气体入料管道固定架套装在气体入料管道的外侧且固定在罐体的内壁,所述气管接口安装在气体入料管道的右壁面,所述气体入料口安装在气管接口的右壁面,所述气体入料口盖安装在气管接口的右壁面,所述固体入料管道嵌入到罐盖的上壁面,所述固体入料盖安装在固体入料管道的上壁面且通过固体入料盖连接轴以及固体入料盖锁扣固定。
所述内部压力测量组件包括:三通接头,检测接头、第一检测管道、第二检测管道、压力释放接头以及压力检测表;
所述第一检测管道嵌入再罐盖的上壁面,所述检测接头安装在第一检测管道的下壁面,所述三通接头安装在第一检测管道的上壁面,所述第二检测管道安装在三通接头的右接口,所述压力检测表安装在第二检测管道的上壁面,所述压力释放接头安装在三通接头的上接口。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外侧包裹有加热层。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下壁面嵌入有排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高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高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29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率模块生产用封装灌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帆布卷与传送辊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