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退扣螺母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74089.9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1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晟华益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9/12 | 分类号: | F16B39/12;F16B39/284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刘华平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退扣 螺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退扣螺母,包括通过第一端相互连接的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第一螺母本体设有中心螺孔,第一螺母本体的第一端中心位置设有圆形沉槽,圆形沉槽内安装有弹性圈,圆形沉槽的槽壁上设有内螺纹;第二螺母本体设有直径不小于中心螺孔的中心通孔,第二螺母本体上靠近第一端的一段外径减小形成小径圆柱段,小径圆柱段上设有外螺纹,小径圆柱段置于圆形沉槽内且通过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纹互连的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并通过第二螺母本体挤压置于第一螺母本体的圆形沉槽内的弹性圈使其变形并抵紧螺杆的方式增大摩擦力,其防退扣效果非常持久,如果弹性圈被挤压至足够紧,则能够长期保持防退扣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螺杆配套使用的螺母,尤其涉及一种能有效防止锁紧后自动松开的防退扣螺母。
背景技术
螺母是一种常见的锁紧部件,其内螺纹与螺杆的外螺纹配合,实现锁紧的目的。由于螺母的功能就是锁紧,所以其锁紧性能以及锁紧后保持锁紧状态的性能至关重要。
传统螺母为了防止锁紧后自动松开即发生退扣现象,一般采用与垫圈配合的方式,即在螺母前面安装一个橡胶或金属垫圈,或者安装一个弹性垫片,使锁紧后的螺母尽量长时间保持锁紧状态,但这种方式的防退扣效果很难具有持久性,在时间较长后依然容易发生退扣而导致螺母松开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退扣螺母,解决螺母长时间使用后发生退扣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退扣螺母,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包括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所述第一螺母本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螺母本体的第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螺母本体设有中心螺孔,所述第一螺母本体的第一端中心位置设有圆形沉槽,所述圆形沉槽内安装有弹性圈,所述弹性圈的内径不小于所述中心螺孔的直径且其外径小于所述圆形沉槽的直径,所述圆形沉槽的槽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螺母本体设有直径不小于所述中心螺孔的中心通孔,所述第二螺母本体上靠近第一端的一段外径减小形成小径圆柱段,所述小径圆柱段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小径圆柱段置于所述圆形沉槽内且通过螺纹连接。
上述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的外边均设有用于与拧紧工具配合使用的多边形,一般采用正六边形,以与常规的内六角扳手或普通开口扳手配合使用;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第二螺母本体不挤压弹性圈时,本防退扣螺母通过第一螺母本体按常规方式使用,第二螺母本体挤压弹性圈时,弹性圈的内边缘能够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小径圆柱段的内边缘与圆形沉槽的圆环形槽底的内边缘之间的间隙伸出并抵紧在螺杆上,达到防退扣目的。
作为优选,为了尽量减小圆形沉槽槽壁与弹性圈之间的空隙以防止弹性圈被挤压时浪费变形空间,所述圆形沉槽的槽底表面为与所述弹性圈紧密贴合的内凹圆弧面,所述小径圆柱段的圆环形外端端面为内凹弧形面且其外边缘伸出长于其内边缘,所述小径圆柱段的内边缘与所述圆形沉槽的圆环形槽底的内边缘之间留有用于所述弹性圈被挤压时能够伸出的间隙。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弹性圈被挤压时的变形幅度且同时具有回复弹性,所述弹性圈为弹性柔质橡胶圈;更优选为肖氏硬度低于20的弹性柔质橡胶圈,其含硫磺量较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过螺纹相互连接的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并通过第二螺母本体挤压置于第一螺母本体的圆形沉槽内的弹性圈使其变形并抵紧螺杆的方式增大摩擦力,由于是柔性材质与金属材质之间紧密贴合并压紧,所以其防退扣效果非常持久,如果弹性圈被挤压至足够紧,则能够长期保持防退扣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退扣螺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之一,图中的第一螺母本体与第二螺母本体之间处于未连接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晟华益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中晟华益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40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隧道注浆孔位的定位装置
- 下一篇:新型测角直尺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