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汇型储水式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74127.0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5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济康;梅宁;袁瀚;赵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H1/18 | 分类号: | F24H1/18;F24H9/00;F28D15/02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雷斐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汇型 储水 热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领域,尤其是一种热汇型储水式热水器。包括热水器腔体和热汇装置,热汇装置与热水器外壁面的顶部连接,热汇装置的底部固定有导热平板,热水器腔体的两端均设有密闭的真空腔;所述热汇装置包括上壁面、下壁面、热管和加热板,上壁面、下壁面和侧壁组成封闭的腔室,腔室内填充有腔内工质,热汇装置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热管,热管的一端位于热汇装置的封闭腔体内,另一端通过导热管与加热板连接,加热板位于热水器腔体的底部,上壁面与热水器外壁面固定连接,下壁面与导热平板固定连接。其降低了热水器加热及混水过程中的系统“火用”损,提高了热水器的热效率,缩短了加热时间,并实现了热水器体积的减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领域,尤其是一种热汇型储水式热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储水式电热水器越来越普及。目前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大多开始采用分层加热技术,即出热水的同时对热水器补充冷水,并同时开始加热。由于冷热水密度不同,热水器腔体内不同温度的水便开始分层,热水浮于热水器腔体顶部并由出水管排出。由于补充进的冷水温度较低,造成加热过程中“火用”损较大、加热时间较长,因此不利于热水器的节能和便捷实用。同时,储水式电热水器的使用方式决定了它体积较大,给安装和家庭生活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热汇型储水式热水器,其降低了热水器加热及混水过程中的系统“火用”损,提高了热水器的热效率,缩短了加热时间,并实现了热水器体积的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汇型储水式热水器,包括热水器腔体,其中,还包括热汇装置,热汇装置位于热水器腔体的内腔顶部,热汇装置与热水器外壁面的顶部连接,热汇装置的底部固定有导热平板,热水器腔体的两端均设有密闭的真空腔;
所述热汇装置包括上壁面、下壁面、热管和加热板,上壁面、下壁面和侧壁组成封闭的腔室,腔室内填充有腔内工质,热汇装置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数个热管,热管的一端位于热汇装置的封闭腔体内,热管的另一端通过导热管与加热板连接,加热板位于热水器腔体的底部,上壁面与热水器外壁面固定连接,下壁面与导热平板固定连接;
所述热管分为内、外两层,其内层为相变层,相变层内设有水工质,外层内设有吸液芯,热管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分为蒸发段Ⅰ、绝热段和蒸发段Ⅱ,蒸发段Ⅰ设置在热汇装置的封闭腔体内,绝热段设置在两侧的真空腔内,蒸发段Ⅱ设置在热水器腔体内,蒸发段Ⅱ通过传热管与加热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热水器腔体的底部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其中入水口靠近热水器腔体的底部,与出水口连接的出水管位于热水器腔体的中上部。
所述热管的蒸发段Ⅱ设置在叠层网状结构内,叠层网状结构由数层的层状铁丝网组成。
所述上壁面与热水器外壁面之间设有热水器保温材料。
所述下壁面与导热平板呈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电热水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通过热汇装置对热水器顶部热水的多余热量进行吸收和循环,用于提高进水温度,从而降低热水器加热及混水过程中系统“火用”损,提高热水器热效率;
(2)降低了热水器腔体顶部与外界环境的换热温差,降低热量散失,起到了节能效果;
(3)与传统热水器相比,缩短了加热时间,可满足连续供给热水的使用要求;
(4)在满足热水器持续供应热水的使用条件下,可以减小热水器的体积,实现了热水器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热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41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舞台灯光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舞台搭建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