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浮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74465.4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0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唐新林;李坚;文红光;肖锋华;曾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公开了一种生态浮床,其包括浮床本体,所述浮床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种植槽,所述浮床本体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水下柱体,所述水下柱体向远离所述浮床本体的方向延伸,当浮床本体放置于水面或者置于水中时,所述水下柱体与水底相接触,所述浮床本体上还设置有浮床固定装置,所述浮床固定装置与所述浮床本体相连接,以将所述浮床本体固定于水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水生植物种植于浮床本体上,使得水生植物的生长不受种植条件的制约,降低了水生植物的种植成本,同时通过水下柱体以及浮床固定装置增加了所述浮床本体的稳定性,使得所述生态浮床更易于控制及打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传统的观赏性水生植物的种植尤其是挺水植物摆脱不了种植土的制约,要么需要池底覆盖一层种植土,要么带盆摆置于水池底,要么砌筑水下种植池,导致传统的水生植物种植成本造价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浮床,旨在解决传统水生植物种植条件受到制约的问题,从而降低传统水生植物的种植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生态浮床,其中,其包括浮床本体,所述浮床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种植槽,所述浮床本体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水下柱体,所述水下柱体向远离所述浮床本体的方向延伸,当浮床本体放置于水面或者置于水中时,所述水下柱体与水底相接触。
所述生态浮床,其中,所述生态浮床还包括浮床固定装置,所述浮床固定装置与所述浮床本体相连接,以将所述浮床本体固定于水中。
所述生态浮床,其中,所述浮床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和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一端与所述固定杆,另一端与所述浮床本体相连接。
所述生态浮床,其中,所述浮床本体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牵引绳未与固定杆连接的一端相连。
所述生态浮床,其中,所述牵引绳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孔包括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均连接于固定杆,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未与固定杆相连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一一对应相连接。
所述生态浮床,其中,所述水下柱体与所述浮床本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生态浮床,其中,所述浮床本体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挂钩,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挂钩与所述至少一个水下柱体一一对应,并且连接挂钩与其对应的水下柱体相连接。
所述生态浮床,其中,所述种植槽内设置有水生植物。
所述生态浮床,其中,所述种植槽内设置有刻度尺以标识水位高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浮床,其包括浮床本体,所述浮床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种植槽,浮床本体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水下柱体,所述水下柱体向远离所述浮床本体的方向延伸,当浮床本体放置于水面或者置于水中时,所述水下柱体与水底相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水生植物种植于浮床本体上,使得水生植物的生长不受种植条件的制约,降低了水生植物的种植成本,同时通过水下柱体增加了所述浮床本体的稳定性,使得所述生态浮床更易于控制及打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浮床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浮床,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44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