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碳纳米管结构的红外隐身布料及红外隐身衣服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74740.2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8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金元浩;李群庆;范守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7/035;B32B3/14;B32B3/08;B32B33/00;A41D1/00;A41D31/02;A41D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纳米 结构 红外 隐身 布料 衣服 | ||
1.一种红外隐身布料,其包括:
一布料衬底;
一红外光吸收体,该红外光吸收体设置在所述布料衬底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吸收体包括一碳纳米管结构,该碳纳米管结构包括一第一层碳纳米管拉膜、一第二层碳纳米管拉膜和一第三层碳纳米管拉膜,所述第一层碳纳米管拉膜、第二层碳纳米管拉膜和第三层碳纳米管拉膜层叠设置,所述第一层碳纳米管拉膜、第二层碳纳米管拉膜和第三层碳纳米管拉膜中的每一层包括多个碳纳米管首尾相连且基本沿同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层碳纳米管拉膜和所述第二层碳纳米管拉膜中碳纳米管的延伸方向形成42度至48度的夹角,所述第一层碳纳米管拉膜和所述第三层碳纳米管拉膜中的碳纳米管的延伸方向形成84度至96度的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隐身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隐身布料包括两个布料衬底,所述红外光吸收体设置在所述两个布料衬底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隐身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碳纳米管拉膜和所述第二层碳纳米管拉膜中碳纳米管的延伸方向形成45度的夹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隐身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碳纳米管拉膜和所述第三层碳纳米管拉膜中的碳纳米管的延伸方向形成90度的夹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隐身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碳纳米管拉膜位于所述第一层碳纳米管拉膜和所述第三层碳纳米管拉膜之间,所述第一层碳纳米管拉膜和所述第三层碳纳米管拉膜中的碳纳米管的延伸方向形成90度的夹角,并且所述第一层碳纳米管拉膜和所述第二层碳纳米管拉膜中碳纳米管的延伸方向形成45度的夹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隐身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碳纳米管在碳纳米管的延伸方向上首尾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隐身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碳纳米管平行于所述布料衬底的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隐身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吸收体进一步包括一透明涂层,该透明涂层设置在所述碳纳米管结构的表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隐身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吸收体在250nm至2μm的波长范围内的吸收率大于或者等于98.85%,在2μm至20μm的波长范围内吸收率大于或者等于98.975%。
10.一种红外隐身衣服,其包括一衣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服本体的至少部分布料为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红外隐身布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474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燃料组件格架组装焊接夹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简易操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