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77235.3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2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蔡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萨瑞新能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张芹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变器 散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包括:逆变器,逆变器内壁上下侧对称设置有导流板,且逆变器内部左右两侧中间对称设置有C型板,两块C型板内壁中心水平焊接有与其为一体的铝板一,且铝板一上表面均开有三个水平等距排布的通孔,通孔内壁中间均水平固定有内铝板,且内铝板上表面开有导流孔,每个导流孔内嵌入有网格,且逆变器左面上方开有至少五个水平等距排布的新风孔,逆变器右面上方开有至少五个水平等距排布的排风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散热效率高,并且结构设计简单,制作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的转换器,现有的逆变器散热结构,一般为单独的散热结构或者是与逆变器为一体的散热结构,其散热效率不仅差,并且结构设计复杂,导致制作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并且结构设计简单,制作成本低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所述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包括:
逆变器,所述逆变器内壁上下侧对称设置有导流板,且所述逆变器内部左右两侧中间对称设置有C型板,两块所述C型板内壁中心水平焊接有与其为一体的铝板一,且所述铝板一上表面均开有三个水平等距排布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中间均水平固定有内铝板,且所述内铝板上表面开有导流孔,每个所述导流孔内嵌入有网格,且所述逆变器左面上方开有至少五个水平等距排布的新风孔,所述逆变器右面上方开有至少五个水平等距排布的排风口。
进一步的,两块所述导流板左右两端向中心倾斜。
进一步的,两块所述导流板左右两端分别对应于两块所述C型板上下侧。
进一步的,所述C型板内部净深为7cm,且所述新风孔和排风口平行于C型板上方2cm处。
进一步的,所述铝板一远离C型板内壁的一端与逆变器内壁焊接固定,且所述网格由铝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逆变器前面开有三个水平等距排布的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逆变器底部焊接有与其为一体的底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在熟知领域中,铝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所以新风通过铝板一、内铝板以及网格时,新风自身的一部分热量将会被带走,新风向逆变器内部右侧流动时可以将逆变器内部的部分热风带走,减少热量,起到散热的效果,散热后的一部分热风或者新风通过逆变器右侧上方的排风口排出,而其余部分的新风和热风则向逆变器的内部左上方流动并实现循环的空气对流,在此同时,新风孔还在不断的输送新风进入逆变器内,使得逆变器内部的热量可以不断的被带走或者热风被新风代替,这样的散热方式不仅造价低,并且效率高,只需将逆变器安装在有一定风流的地方即可,保证新风孔可以实时进风即可完成散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逆变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逆变器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铝板一A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逆变器1、接口101、底板102、新风孔103、导流板104、排风口105、C型板106、铝板一107、通孔108、内铝板109、导流孔110、网格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萨瑞新能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萨瑞新能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72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码效率高的脉冲光纤激光打码机
- 下一篇:一种片剂脆碎度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