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辆动态称重的窄条称重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78438.4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4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金涛;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3 | 分类号: | G01G19/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辆 动态 称重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窄条称重传感器,包含U型框架,设于U型框架内底部的小型称重传感器,设于称重传感器上方的承载板,设于称重传感器两侧的柔性分隔层,设于U型框架内部填充的可打磨受力层。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框架为长条形,U型框架内底部长度方向中间位置一字排列设有多组小型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与U型框架内底部使用螺栓连接锁紧。一字排列的称重传感器上表面设有一个长条形承载板,承载板与称重传感器使用螺栓连接。称重传感器两侧设有柔性分隔层,将称重传感器与浇筑于U型框架内的可打磨受力层分隔开。当载荷作用在可打磨受力层上表面时,称重传感器可获取可打磨受力层形变位移,进而计算其正上方的载荷大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动态称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窄条称重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动态称重系统已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计重收费、超限超载治理及交通数据调查与分析等方面。在实际交通应用中,窄条式、弯板式及压电式称重传感器是现有高速动态称重系统中三种常用的称重传感器。相比于其他两种,窄条式称重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称重精度和稳定性、体积小方便安装等优点。
实际交通应用中,窄条式、弯板式及压电式称重传感器是现有高速动态称重系统中三种常用的称重传感器。弯板式称重由于称重宽度较大,高速时称体受车辆冲击力大,可靠性和寿命相对较低,一般用于相对较低速度场合;窄条式和压电式称重宽度较窄一般在10cm以内,高速冲击小,寿命相对较高,是目前通用的高速动态称重方式。压电式有低速或静止时称重精度差的致命缺点,窄条式是目前非现中性能较全面的方案,但相对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动态称重的窄条称重传感器,有利于降低窄条传感器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窄条称重传感器,包括:U型框架,设于U型框架内底部的小型称重,设于称重传感器上方的承载板,设于称重传感器两侧的柔性分隔层,设于U型框架内部填充的可打磨受力层。
所述U型框架为长条形状;
所述U型框架内底部长度方向中间位置一字排列设有多组小型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与U型框架内底部使用螺栓连接。
所述小型称重传感器可以为小型悬臂梁传感器,小型桥式传感器,小型盘式传感器中的一种。
所述一字排列的小型称重传感器上表面设有一个长条形承载板,承载板与称重传感器使用螺栓连接;
所述小型称重传感器两侧面设有柔性分隔层,将所述称重传感器与外界区隔开;
所述U型框架内浇筑有可打磨的受力层,可打磨受力层与U型框架上端面齐平。
所述可打磨受力层内部形成一个空腔,当载荷作用在可打磨受力层上方,空腔上方发生形变,空腔上方的嵌入在可打磨受力层内的承载板压迫称重传感器。通过称重传感器受力大小,计算可打磨受力层上方的形变位移,进而计算载荷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称重单元使用通用的小型称重传感器,既能达到窄条传感器的称重性能,又能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窄条称重传感器的结构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窄条称重传感器的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84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单喷嘴整装水轮机发电机装配体
- 下一篇:智能门锁电机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