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圈式基础挡土墙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79578.3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3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薛益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益龙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戚正云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圈式 基础 挡土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挡土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井圈式基础挡土墙,包括砼基础、砼本体和砼压顶,所述的砼基础包括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侧壁及设置在侧壁顶端的顶壁,顶壁与侧壁之间为一体结构,所述的砼本体设置在砼基础的顶壁上,砼本体的下端宽度大于其上端的宽度,且砼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均为斜面,所述的砼压顶设置在砼本体的顶部;在砼本体用于挡土一侧的侧面上间隔设置有内凹孔结构,且内凹孔的深度在对应位置处的砼本体宽度的1/2‑3/4之间。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井圈式基础挡土墙,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有效增加砼基础、砼本体与泥土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而且保护了原土,减少挖土工程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挡土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井圈式基础挡土墙。
背景技术
现有结构的挡土墙各部分材料的功能和效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如扶壁式的挡土墙,其结构形式为一个倒写的非对称的T字形结构,挡面墙与踵板之间的扶壁呈直角三角形,这种挡土墙结构虽然结构简单,但在施工中,挡土墙工程的土方开挖均需挖至基础底部深度,挖填工程量较大,占投资很大比重。存在着未能充分利用原状土,施工成本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井圈式基础挡土墙,能在施工时减少挖土量,且能确保挡土墙的稳定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井圈式基础挡土墙,包括砼基础、砼本体和砼压顶,所述的砼基础包括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侧壁及设置在侧壁顶端的顶壁,顶壁与侧壁之间为一体结构,侧壁位于顶壁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的顶壁与侧壁的连接处形成倒角过渡,在两个侧壁之间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加强隔板,顶壁的上表面为水平结构,所述的砼本体设置在砼基础的顶壁上,砼本体的下端宽度大于其上端的宽度,且砼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均为斜面,砼本体的下端宽度小于砼基础顶面的宽度,且砼本体的下端在宽度方向的两端均缩进于砼基础顶壁的两端,所述的砼压顶设置在砼本体的顶部;在砼本体用于挡土一侧的侧面上间隔设置有内凹孔结构,且内凹孔的深度在对应位置处的砼本体宽度的1/2-3/4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其中砼基础、砼本体及砼压顶三者之间均为一体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仅需要将侧壁的土挖开一部分,然后开设两条用于容纳砼基础的侧壁的槽,即可将挡土墙进行安装,在砼基础的侧壁之间的原土不被破坏,从而能使得挡土墙更加牢固稳定;另外在砼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内凹孔,在填补泥土后,泥土中的植物的根系会生产进入内凹孔内部,从而能使得挡土墙与整块泥土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
所述的内凹孔均倾斜向下设置,内凹孔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30°。该结构的设计,能使得植物根系的进入会更加自然稳定。
加强隔板向砼基础用于挡土一侧延伸有稳定板,稳定板凸出于砼基础。该结构能进一步提升砼基础与泥土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和稳定性,可靠性更高。
在相邻的加强隔板之间的砼基础的顶壁上阵列有6-9根加强杆。该结构能进一步提升砼基础的连接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井圈式基础挡土墙,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有效增加砼基础、砼本体与泥土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而且保护了原土,减少挖土工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时的挖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益龙,未经薛益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95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快速降压的电压力锅
- 下一篇:一种饮品包装瓶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