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触摸屏叠层结构及电容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0214.7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5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生;周佩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创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赵琴娜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触摸屏 结构 | ||
一种电容触摸屏叠层结构,包括:X通道导电膜,X通道导电膜上蚀刻有X透明电极通道;X通道银浆层,与X透明电极通道连接,用于连接柔性线路板;第一油墨层,设置于X通道导电膜上表面并完全覆盖X透明电极通道,第一油墨层与X通道银浆层不重叠;Y通道导电膜,设置于第一油墨层的上表面,Y通道导电膜上蚀刻有Y透明电极通道;Y通道银浆层,分别与Y透明电极通道连接和柔性线路板连接;Y通道银浆层与X通道银浆层不重叠;第二油墨层,设置于Y通道导电膜上表面并完全覆盖Y透明电极通道,第二油墨层与Y通道银浆层不重叠。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使蚀刻产生的粉尘不会进入到X透明电极通道和Y透明电极通道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容触摸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触摸屏叠层结构及电容触摸屏。
背景技术
典型的电容触摸屏由盖板与触控传感器贴合而成。盖板一般由玻璃制成。触控传感器根据基材的不同,又分为玻璃型和薄膜型(以PET为代表)。电容触摸屏具有透明电极通道,透明电极通道通过可视区边缘的银浆层和柔性线路板连接。透明电极通道有单层电极和双层电极等方案,可以提供不同触控功能。目前,触控传感器一般为双层结构,分为X通道导电膜和Y通道导电膜,在X通道导电膜和Y通道导电膜上分别蚀刻X透明电极通道和Y透明电极通道。
目前电容触摸屏生产工艺中,在使用激光蚀刻加工电容触摸屏边缘的银浆层时,产生的粉尘会散落到产品中间的可视区(用户使用产品时,可以看见的区域)中,不仅导致污染,甚至会引起短路。目前的解决方案就是在产品激光蚀刻后用水洗去除产品上的粉尘,这就需要增加整条清洗线,不仅增加较大的设备投资、产品的生产工序,还容易在水洗过程导致较多的划伤风险。此外,如果清洗不干净,也会影响后续用户的体验。此外,为了清洗和蚀刻的方便,通常会将X通道导电膜和Y通道导电膜分别进行清洗后再进行贴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容触摸屏叠层结构,所述电容触摸屏叠层结构的结构简单,解决了生产中容易进粉尘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容触摸屏。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容触摸屏叠层结构,包括:X通道导电膜,所述X通道导电膜上蚀刻有X透明电极通道;X通道银浆层,设置于所述X通道导电膜的边缘并与所述X透明电极通道连接,所述X通道银浆层用于连接柔性线路板;第一油墨层,设置于所述X通道导电膜上表面并完全覆盖所述X透明电极通道,所述第一油墨层与X通道银浆层不重叠;Y通道导电膜,设置于所述第一油墨层的上表面,所述Y通道导电膜上蚀刻有Y透明电极通道;Y通道银浆层,设置于所述Y通道导电膜的一侧边缘并与所述Y透明电极通道连接,所述Y通道银浆层与所述柔性线路板连接;所述Y通道银浆层与X通道银浆层不重叠;第二油墨层,设置于所述Y通道导电膜上表面并完全覆盖所述Y透明电极通道,所述第二油墨层与Y通道银浆层不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容触摸屏叠层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分别覆盖X透明电极通道和Y透明电极通道,可以使X通道银浆层和Y通道银浆层在蚀刻的时产生的粉尘不会进入到X透明电极通道和Y透明电极通道中,避免了因为先激光蚀刻后进行贴合而导致可视区进粉尘,影响后续使用的问题。同时,可以减少水洗工艺、避免在水洗过重造成的划伤,进一步提高生产的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油墨层和Y通道导电膜之间设置有第一光学透明胶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的厚度皆小于10u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X通道银浆层的边缘与所述X通道导电膜的边缘平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Y通道银浆层的边缘与所述Y通道导电膜的边缘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创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创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02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