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丙烯酰胺生产用氨液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0573.2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6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沈瑞华;顾稀平;陆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昌九农科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8 | 分类号: | B01D45/08;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徐文;万小侠 |
地址: | 226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酰胺 生产 用氨液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丙烯酰胺生产用氨液分离器,包括分离筒体,分离筒体的底部中心设置有与分离筒体内部连通的出液管,分离筒体上端的一侧部设置有与分离筒体内部连通的出汽管,分离筒体上端的另一侧部设置有与分离筒体内部连通的进汽管,且进汽管设置在出汽管的下方;所述进汽管的下端朝向分离筒体的底部且固定有将该竖管下端面封闭的分液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实现较好的气液分离效果,从分离筒体底部出来的液氨可以回水合反应釜进行回收循环利用,进而可以大大降低丙烯酰胺产品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丙烯酰胺生产用氨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往水合反应釜内投入菌丝体和定量的去离子水,然后在搅拌的作用下通过罐区变频泵缓慢加入丙烯腈,于18℃、常压下进行水合反应,水合过程使用0℃液氨直接蒸发制冷,在微生物催化剂的作用下,丙烯腈很快转化为丙烯酰胺。水合反应后,会有一定的氨气被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氨气中含有一定的氨液,由于水合反应需要液氨的参与,因此,如何通过装置将分离出来的氨气中的液氨进行回收利用,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氨气中的液氨进行回收循环利用且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的丙烯酰胺生产用氨液分离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丙烯酰胺生产用氨液分离器,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分离筒体,所述分离筒体的底部中心设置有与分离筒体内部连通的出液管,分离筒体上端的一侧部设置有与分离筒体内部连通的出汽管,分离筒体上端的另一侧部设置有与分离筒体内部连通的进汽管,且进汽管设置在出汽管的下方;
所述进汽管包括沿所述分离筒体高度方向设置的竖管以及与该竖管垂直的横管,且竖管与横管之间通过圆滑过渡;所述竖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沿所述竖管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出汽通孔,竖管的下端朝向分离筒体的底部且固定有将该竖管下端面封闭的分液机构;
所述分液机构包括将该竖管下端面封闭的中心盘,中心盘的外侧周设有圆环,在所述中心盘和圆环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沿中心盘圆周方向分布且呈辐射条状分布的条状挡液板,相邻的条状挡液板之间形成条状进液孔。
进一步地,所述条状挡液板的两侧面上还设置有沿条状挡液板长度方向延伸的S型折流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丙烯酰胺生产用氨液分离器,将氨气由进汽管的底部直接进入分离筒体内,改为将进汽管底部设为封闭结构,由侧部周向进入分离筒体内,并经过分液机构上的条状挡液板,由于相邻条状挡液板的相对边在分离筒体的轴线方向上相互错开后,可以使气流通过条状进液孔时与条状挡液板侧面充分碰撞后产生折弯后流出,能实现较好的气液分离效果,从分离筒体底部出来的液氨可以回水合反应釜进行回收循环利用,进而可以大大降低丙烯酰胺产品的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丙烯酰胺生产用氨液分离器,其中,条状挡液板的两侧面上还设置有沿条状挡液板长度方向延伸的S型折流板,能够增加气流的流经路径,使得气液分离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丙烯酰胺生产用氨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分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昌九农科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昌九农科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05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