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1862.4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4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曾昭奇;匡奕楠;丁爱国;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9/04 | 分类号: | B29C59/04;B29C35/16;B29C37/00;B29L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郑永泉 |
地址: | 40122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卷材 生产 冷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床,所述冷却水床包括支架和至少两个在竖直方向并列的冷却水槽,所述冷却水槽设置在支架上,卷材从上方冷却水槽进入相邻下方冷却水槽的转折处设有转向辊,卷材在所述导入辊的作用下进入上方冷却水槽,在所述转向辊的作用下折回进入下方冷却水槽,最后在所述导出辊的作用下输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冷却系统,通过在竖直方向并列设置的冷却水槽,使得在相同占地面积下,卷材经过冷却水的有效长度延长,冷却水床冷却效果好,占地面积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卷材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防水卷材是在建筑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以沥青或聚烯烃等材料为基料加入改性剂高温混合涂覆挤出制成柔性适中,耐高温,耐老化的可卷曲片状防水材料,依据不同基料,可分为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等。
防水卷材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胎基布搭接、烘干、预浸、涂盖、覆膜、冷却以及收卷,目前国标要求防水卷材收卷时温度不得超过45℃,而卷材在覆膜过程中又是存在一定温度需求的,因此,对于卷材的降温处理是是收卷前的必要步骤。
目前,对于覆膜之后的卷材产品的降温常采用水床冷却处理,常温水由蓄水箱进入水床,使高温的卷材降温,水床满溢后水经凉水塔降温,再次循环作用到水床使卷材降温。现有的冷却水床为了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往往需要设置较长的水浴长度,占地面积大,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对于一些需要压花处理的防水卷材,为了满足压花的温度要求,卷材经水床降温处理后的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然而这个温度还不能满足最后收卷时对卷材的温度要求,因此,对于这种产品的生产线在压花处理后还需要设置一个降温的过程。然而,现阶段还没有非常好的冷却系统可以满足防水卷材这样的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冷却系统,其包括冷却水床,该冷却水床冷却效果好,同时占地面积小。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床,所述冷却水床包括支架和至少两个在竖直方向并列的冷却水槽,所述冷却水槽设置在支架上;
所述冷却水床的进料口设置在位于上方的冷却水槽的一端,出料口设置在位于最下方的冷却水槽的一端,所述进料口处设有导入辊,出料口处设有导出辊,卷材从上方冷却水槽进入相邻下方冷却水槽的转折处设有转向辊,卷材在所述导入辊的作用下进入上方冷却水槽,在所述转向辊的作用下折回进入下方冷却水槽,最后在所述导出辊的作用下输出。
具体的,采用本方案提供的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冷却水系统,卷材在所述导入辊的作用下进入上方冷却水槽,接着,通过所述转向辊从上方冷却水槽下方在空中转折到下方冷却水槽的导入辊,然后,再在下方导入辊的作用下进入所述下方冷却水槽,最后在下方冷却水槽一端的导出辊作用下输出。本申请也包含不止设置两个冷却水槽的情况,卷材的折回方式与前述原理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冷却系统,通过在竖直方向并列设置的冷却水槽,使得在相同占地面积下,卷材经过冷却水的有效长度延长,冷却水床冷却效果好,占地面积小。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床还包括位于冷却水槽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输送辊,所述输送辊与温度传感器控制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水槽温度,所述输送辊可上下调节以改变卷材在冷却水槽内的高度。本方案中的输送辊可根据冷却水床内的水温以及卷材的降温标准,灵活调节高度,实现对卷材输出口温度的调控。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冷却水床出料口方向的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包括沿生产线方向设置的第一干燥辊和第二干燥辊,第一干燥辊和第二干燥辊分别可绕其中心轴转动,表面均设有吸水海绵层,第一干燥辊用于吸取卷材一面的水分,第二干燥辊用于吸取卷材另一面的水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科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18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音箱涂胶装置
- 下一篇:强化电芯热失控扩散的方形电池模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