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防爆接线盒出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1964.6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6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岳玲;胡盈真;张瑜;马建设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建设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王帆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防爆 接线 出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改进型防爆接线盒出线结构,包括接线盒座、金属垫圈、密封圈、接线盒斗和压板,在接线盒斗的悬空环内端面设置与接线盒斗本体相连的支撑体,在设置在接线盒斗上的压板处增设一个下托板,设置在密封圈内的多个能剥离的同心圆环的内外径差均为2~2.5mm,接线盒座内的电缆通径、接线盒斗的电缆通径、金属垫圈的电缆通径能够适应不同的电缆外径并能实现对电缆进行夹紧。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防爆接线盒出线结构加以改进,解决了悬空环断裂、压板对小外径电缆压不紧、密封圈适用性差经常出现对电缆压不紧等防爆电动机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的难题,使接线盒满足GB3836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的接线盒,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防爆接线盒出线结构,是一种防爆电动机的防爆接线盒出线结构。
背景技术
在防爆电动机行业,目前国内各生产厂商都比较重视防爆电动机的性能指标(如效率、功率因数、转矩、震动和噪声)、质量及价格成本,而对防爆电动机的防爆接线盒却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形成了电动机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由YB2→YB3→YBX→YBX2到目前的YBX3)的情况下,而接线盒却仍然沿用20年前全国统一设计的YB2防爆接线盒。
目前,国内各防爆电动机生产商的低压防爆电动机,仍普遍采用YB2全国统一设计的M5-M16系列防爆接线盒,但其防爆接线盒的出线口部分却长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对于防爆接线盒的出线口结构,根据GB3836.1中A.2.4.2条的规定:“电缆进线口应有一个至少为75°的圆弧,或者大于电缆直径四分之一的R……”,所以防爆接线盒出线斗的最外部均设置为喇叭口结构。其中由于压板的存在,造成了这个喇叭口就有一个悬空的半圆环,而这个出线斗的材质均为灰铸铁制造,所以这个悬空的半圆环在运输、安装、检修过程中非常容易断裂,这种断裂涉及到设备的完好率和断裂后不符合GB3836的规定,长期以来问题用户反映强烈,而且这个问题是自从有防爆电动机以来,该行业一直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2.根据GB3836.1中第16.3条的规定,防爆接线盒的电缆出线装置,需满足“夹紧试验”,所以防爆接线盒的接线盒斗上都会设置“压板”实现对电缆的二次固定,由于防爆接线盒属于分段涵盖式通用零部件(如M10接线盒涵盖两个规格电动机H250和H280,功率范围涵盖37KW~90KW,也就是M10接线盒引入电缆的外径最小为Φ37最大外径为Φ65),但是目前国内的防爆接线盒结构存在着压板对小外径电缆压不住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是自从有防爆电动机以来,该行业一直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3. 接线盒出线密封结构是:接线盒座的出线口设置密封圈室,在该密封圈室内设置密封圈、密封圈的两端设置金属垫圈、通过接线盒斗对密封圈进行挤压使密封圈内孔收缩,而实现对引入电缆进行密封达到防爆的目的。并且该密封效果必须满足GB3836.1中第A.3.1条的夹紧试验。以M10接线盒为例,对试验芯棒上施加1800KG的拉力,其试验芯棒的位移量6小时后不能大于6mm。如上所述接线盒要涵盖多个电动机功率规格,所以接线盒出线的密封圈就需设计为多个同心圆环叠加的结构,密封圈可以通过剥离不同的同心圆环,以适应不同的电缆外径并对电缆进行挤压密封来满足GB3836的规定。但全国统一设计的密封圈,其每个同心圆环的内径是根据电缆行业标准推荐的电缆外径进行设计制造的,而电缆生产企业由于其绝缘材料的差异以及生产工艺的不同等因素,从而造成了同规格的电缆外径差别很大,尽管密封圈采用了高弹性的橡胶HX-21制造,但其变形量毕竟是有限度的,这样就会经常出现密封圈对电缆“夹紧效果”达不到GB3836的要求,使防爆接线盒失去了防爆性能的基本要求,同样这个问题也是该行业一直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4.如上所述的防爆接线盒出线密封结构、原理及必须达到的夹紧密封要求,通过对全国统一设计的出线结构统计分析发现,其存在以下严重的失误,详见附表1和参考附图1。
附表1:YB2接线盒密封圈室各通径统计表
注:表中数值均为直径,单位均为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建设,未经马建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19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炉副枪翻转臂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棒形悬式瓷绝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