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降水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2167.X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5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白延钊;刘兆成;杨颖;郑杰;郭东存;余海;王玉波;张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E02D31/10;E02D29/16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10 | 代理人: | 孙稚源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降水 施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降水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坑降水施工结构,包括砂卵石地层和泥岩地层,所述泥岩地层位于砂卵石地层的下方,所述砂卵石地层的上表壁挖设有基坑,所述砂卵石地层上表壁且位于基坑的旁侧对称挖设有降水井,所述降水井的内壁底端铺设有钢丝网层,所述钢丝网层的内表壁浇筑有混凝土浇筑层,所述降水井内壁且位于钢丝网层的上方固定有钢筋防塌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的钢丝网层、混凝土浇筑层和钢筋防塌层,利用各层间的配合,能够有效提高降水井内壁的强度,避免了水压过大的地下水使降水井内壁软化和塌陷的缺陷,提高了降水井的使用时长,保证了能够长期正常进行降排水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降水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降水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普遍,复杂基坑工程已成为市政、地铁等工程建设的控制性工程,地铁车站基坑施工中,通常需降低地下水位来满足围护结构及挖土施工的要求,基坑开挖一般要保持基坑干燥状态,创造有利于施工的环境。
在专利号为CN201420786772.8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基坑降水施工结构,该专利中描述到“降水施工工期较短且降水过程安全、可靠,在实际降水过程中,利用泥岩地层作为降水施工的隔水板,能简便、快速完成降水过程”,但是该专利中降水井内壁强度较低,地下水压较大时,易造成降水井内壁塌陷,而影响正常的降排水操作,此外,传统的基坑底部防水效果较差,水压较大的地下水易从基坑的底端渗出,影响基坑工程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降水施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降水井内壁强度较低,地下水压较大时,易造成降水井内壁塌陷的问题,此外,传统的基坑底部防水效果较差,水压较大的地下水易从基坑的底端渗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降水施工结构,包括砂卵石地层和泥岩地层,所述泥岩地层位于砂卵石地层的下方,所述砂卵石地层的上表壁挖设有基坑,所述砂卵石地层上表壁且位于基坑的旁侧对称挖设有降水井,所述降水井的内壁底端铺设有钢丝网层,所述钢丝网层的内表壁浇筑有混凝土浇筑层,所述降水井内壁且位于钢丝网层的上方固定有钢筋防塌层,所述降水井内壁且位于钢筋防塌层的上方浇筑有粘土填充层。
优选的,所述基坑的内壁铺设有防水卷材层,所述基坑内部底部且位于防水卷材层的上方浇筑有防渗层,所述防渗层的上表壁固定有止水钢板,所述基坑的内部两侧壁下端对称开设有与止水钢板端部相适配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降水井的内部底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降水井内部且位于混凝土浇筑层的内表壁浇筑有滤料填充层,所述滤料填充层延伸至降水井的井口位置处,所述粘土填充层和钢筋防塌层的厚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降水井的深度均为20m~30m,相邻两个所述降水井之间的间距优选为15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的钢丝网层、混凝土浇筑层和钢筋防塌层,利用各层间的配合,能够有效提高降水井内壁的强度,避免了水压过大的地下水使降水井内壁软化和塌陷的缺陷,提高了降水井的使用时长,保证了能够长期正常进行降排水操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的防水卷材层、防渗层和止水钢板,能够有效避免水压较大的地下水从基坑的底端渗出,提高基坑底部的防水效果,有利于创造干燥的基施工环境,此外,通过增设凹槽,使止水钢板的两端卡设在凹槽内,能够有效增加止水钢板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了良好的止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B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未经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21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管道内负压翻衬软管助力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输变电线路故障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