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筑领域的污泥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3888.2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4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董辉;王新盛;孙永刚;赵文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林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B01D29/00;B01D29/92;B01D35/30;B60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领域 污泥 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领域的污泥处理设备,包括车体,所述车体顶部设置有处理腔体,所述处理腔体顶部设置有进料腔体,所述进料腔体与入水管设置连接在一起,所述入水管与进口漏斗设置连接在一起,所述进料腔体外壁设置有进料口观察窗,所述入水管设置有进料支撑架,所述处理腔体内设置有过滤层,所述处理腔体内设置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齿轮与电动机设置连接在一起,所述处理腔体与出水管设置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中,将建筑污泥通过进口漏斗和入水管流入进料墙体内,再落入处理腔体,经过过滤层的过滤,将污水和污泥分离,污泥由传输带传出,污水留在腔体底部,通过出水管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领域的污泥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在建筑工地施工时会产生大量的建筑污泥,这些建筑污泥由于人工处理较为麻烦,费时费力,但是如果直接向外部环境排放的话,又会造成环境污染。
现在建筑行业大力发展,使得大量的建筑污泥得不到较好的处理,使得建筑污泥既没有得到较为完善的处理,也极大的浪费我国的水资源,而现在污泥处理装置体型过大,使用步骤过于繁琐,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建筑领域的污泥处理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建筑领域的污泥处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领域的污泥处理设备,包括车体,所述车体顶部设置有处理腔体,所述处理腔体顶部设置有进料腔体,所述进料腔体与入水管设置连接在一起,所述入水管与进口漏斗设置连接在一起,所述进料腔体外壁设置有进料口观察窗,所述入水管设置有进料支撑架,所述处理腔体内设置有过滤层,所述处理腔体内设置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齿轮与电动机设置连接在一起,所述处理腔体与出水管设置连接在一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入水管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水阀门,所述出水管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水阀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齿轮与低支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齿轮与高支架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车体顶部与高支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车体与低支架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动机与动力支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属车体顶部与动力支架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车体底部的支架与第一万向轮、第二万向轮、第三万向轮和第四万向轮设置连接在一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万向轮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万向轮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三万向轮设置有第三卡扣,所述第四万向轮设置有第四卡扣。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建筑污泥由进料漏斗进入,通过入水管进入进料腔体,通过观察进料观察窗了解污泥进入的情况,建筑污泥经过进料腔体后,落入处理腔体,在经过过滤层将污泥中的建筑废料过滤出来,过滤完的废料由电动机带动的传输带传输到腔体外,过滤出来的水由出水口排出,经过这一流程后所排出来的污水还可以用于建筑工业中,使得得到了二次利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车体的四个万向轮将污泥处理装置移动,使得处理装置的灵活性得到提高,四个万向轮通过四个卡扣固定住车体,使得在工作中稳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林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林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38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DIY模块化枕头组件
- 下一篇:一种飞机座椅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