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戴物用护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5654.1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0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东;温辉旭;张伟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赛羽极限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05 | 分类号: | A41D13/05;A41D13/06;A41D19/015;A42B1/08;A42B1/2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黄家豪 |
地址: | 52823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护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戴物用护具,包括底座和保护壳,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一凸部,所述保护壳安装在所述凸部上,所述保护壳的顶部和边沿均突出设置在所述凸部表面,所述底座边沿与穿戴物之间通过车缝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在底座与穿戴物间的车缝处增加凸部并使保护壳突出设置在凸部表面,增加地面与保护壳或凸部边缘先接触的可能性,减少或防止车缝线被破坏的现象出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户外运动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穿戴物用护具。
背景技术
生活中的穿戴物上需要车缝有用于保护人体的护具,例如摩托车比赛中,由于车上特殊的骑行要求,即车手在车辆进入弯道过程中,人体的肩部和膝盖部几乎与地面间贴近或处于摩擦状态,因此需在车手的骑行服上增加护具,而护具往往是车缝到骑行服上,若当人体与地面间贴近后地面可能会摩擦到护具与骑行服的车缝线处,使车缝线断裂,导致护具与骑行服连接不良,难以保证骑行服的安全使用。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戴物用护具,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穿戴物用护具,其中,包括底座和保护壳,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一凸部,所述保护壳安装在所述凸部上,所述保护壳的顶部和边沿均突出设置在所述凸部表面,所述底座边沿与穿戴物之间通过车缝连接。
所述的穿戴物用护具,其中,所述凸部表面设置有一安装槽,所述保护壳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保护壳的顶部和边沿均突出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外。
所述的穿戴物用护具,其中,所述底座表面、所述凸部表面和所述保护壳表面均呈曲面状。
所述的穿戴物用护具,其中,所述底座和所述保护壳上均开设有连接孔;
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螺纹连接座,所述保护壳与所述螺纹连接座通过一螺钉连接。
所述的穿戴物用护具,其中,所述底座和所述凸部一体化加工且均为TPU材料。
所述的穿戴物用护具,其中,所述保护壳底部连接有卡件,所述安装槽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件与所述卡槽连接,所述卡件与所述保护壳一体成型。
所述的穿戴物用护具,其中,所述保护壳为金属片。
所述的穿戴物用护具,其中,所述底座底部连接有多条呈交叉式设置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在底座与穿戴物间的车缝处增加凸部并使保护壳突出设置在凸部表面,增加地面与保护壳或凸部边缘先接触的可能性,减少或防止车缝线被破坏的现象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零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保护壳;3、凸部;4、安装槽;5、连接孔;6、螺纹连接座;7、螺钉;8、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赛羽极限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赛羽极限运动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56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推拉门窗
- 下一篇:一种多源复叠水储能冷热联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