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客车司机的包围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6720.7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8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池;李鹏;刘蕴;朱天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俊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12 | 分类号: | B60R21/1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张晓斐 |
地址: | 2144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客车 司机 包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用于客车司机的包围门装置,它包括包围门和围门前挡板,所述包围门包括由第一型材A、第二型材A、第三型材A和第四型材A依次首尾连接组成的外框架,所述第一型材A和第三型材A之间设有第五型材A;所述第二型材A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边、第三圆弧段、第四连接边和第五连接边,形成一端开口的空腔,空腔内壁和开口处均设有对称的插片,所述第三连接边的另一端向外设有弧形延边,所述第五连接边的下方设有矩形空腔,矩形空腔上设有卡柱。本实用新型外表圆弧过渡美观,且固定强度高,在包围强化玻璃上边缘的同时,避免了玻璃边缘易破碎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客车司机的包围门装置。
背景技术
客车司机包围,是为了给客车司机提供相对独立的驾驶空间,确保车辆的行车安全。客车司机包围位于司机驾驶座和紧邻驾驶座的乘客座位之间,使驾驶座与乘客座位隔离开,以保证司机能够无干扰的驾驶客车,客车司机包围包括后包围、过渡门、包围门以及围门前挡板。
目前司机包围的包围门上层玻璃上边缘是敞开的,如果做全封闭的玻璃,一是不够美观,二是给司机太过密闭的环境,不利于司机的驾驶体验,所以现在包围门的最上层玻璃的上边缘做的都是曲线结构,但是带来另一个安全问题,大多数围门玻璃的曲线上边缘呈敞开可升降结构,固定强度不够,易破碎,且给乘客打扰空间,影响驾驶员驾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客车司机的包围门装置,提高围门玻璃的固定强度,避免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客车司机的包围门装置,所述包围门包括由第一型材A、第二型材A、第三型材A和第四型材A依次首尾连接组成的外框架,所述第一型材A和第三型材A之间设有第五型材A;
所述第二型材A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边、第三圆弧段、第四连接边和第五连接边,形成一端开口的空腔,空腔内壁和开口处均设有对称的插片,所述第三连接边的另一端向外设有弧形延边,所述第五连接边的下方设有矩形空腔,矩形空腔上设有卡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型材A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边、第一圆弧段、第二连接边和折边;所述第一圆弧段内设有与之同心的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一圆弧段与第二圆弧段之间设有加强连筋,形成第一弧形腔和第二弧形腔,所述第二圆弧段的开口处设有向第一圆弧段凹进的第一凹槽,因此第二圆弧段内形成圆形空腔,所述折边外侧设有安装槽和卡槽;所述第一圆弧段的开口处与第一连接边、第二连接边和折边形成异形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型材A包括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呈L型,L型包围的内侧一边设有连接槽,另一边设有第一卡槽,所述连接槽和第一卡槽之间通过连接弧段连接;所述第一空腔的外侧边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内陷的弧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空腔与强化玻璃之间设有双面胶,卡柱与第二型材A封边的空隙内设有密封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客车司机的包围门装置,其包围门的强化玻璃的上边缘设置第二型材A,其截面类似小号管乐器,所述第二型材A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边、第三圆弧段、第四连接边和第五连接边,形成一端开口的空腔,空腔内壁和开口处均设有对称的插片,所述第三连接边的另一端向外设有弧形延边,所述第五连接边的下方设有矩形空腔,矩形空腔上设有卡柱,矩形空腔与强化玻璃之间设有双面胶,卡柱与第二型材A封边的空隙内设有密封胶,外表圆弧过渡美观,且固定强度高,在包围强化玻璃上边缘的同时,避免了玻璃边缘易破碎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为司机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驾驶环境,同时解决了现有的司机包围结构普遍采用玻璃上边缘敞口的安全隐患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俊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俊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67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可视化的灯光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摄影角度可调的摄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