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石灰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7703.5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3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善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德市大健碳酸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刘晓阳 |
地址: | 3116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石灰 沉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石灰沉淀池,包括第一沉淀池(1)和第二沉淀池(2),第一沉淀池(1)和第二沉淀池(2)均包括上下拼接的柱形反应部(11)和锥形沉淀部(12);所述第一沉淀池(1)的柱形反应部(11)外侧壁引出有第一水管(3),第一水管(3)的另一端通向第二沉淀池(2)的池口上方,第一水管(3)上接有第一泵体(4);所述第二沉淀池(2)的柱形反应部(11)外侧壁引出有第二水管(5),第二水管(5)的另一端通向第一沉淀池(1)的池口上方,第二水管(5)上接有第二泵体(6)。本实用新型具有兼顾了碳酸钙的沉淀速度和生产成本,在大大加快碳酸钙沉淀速度的前提下将成本控制在一个较低值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淀池,特别是一种生石灰沉淀池。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的碳酸钙制备方式有多种,其中成本较低的是生石灰的自然沉淀法,也即将生石灰放入沉淀池中,等待碳酸钙沉淀的生成,这个过程中生石灰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悬浮液,氢氧化钙悬浮液再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自然沉淀法虽然成本较低,无需向酸化反应釜一样通入制得的二氧化碳并对釜内进行搅拌,但其沉淀生成的周期较长,工作效率不如酸化反应釜,在追求高效高产的当今,生石灰的自然沉淀法已经逐渐被酸化反应釜制备法所取代。目前,碳酸钙制备企业在制备过程中的核心理念还是成本的控制,由于碳酸钙本身是种应用广泛,较为廉价的材料,若其生产成本过高,企业能得到的收益也会不尽人意,生石灰的自然沉淀法之所以还能在当今的碳酸钙制备中占一席之地正是因为它将制备成本控制到了最低。因此,若能在加快生石灰自然沉淀法沉淀速度的前提下,仍能将其成本控制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则生石灰的自然沉淀法仍会成为不少碳酸钙制备企业的首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石灰沉淀池。它具有兼顾了碳酸钙的沉淀速度和生产成本,在大大加快碳酸钙沉淀速度的前提下将成本控制在一个较低值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生石灰沉淀池,包括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均包括上下拼接的柱形反应部和锥形沉淀部;所述第一沉淀池的柱形反应部外侧壁引出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的另一端通向第二沉淀池的池口上方,第一水管上接有第一泵体;所述第二沉淀池的柱形反应部外侧壁引出有第二水管,第二水管的另一端通向第一沉淀池的池口上方,第二水管上接有第二泵体。
前述的一种生石灰沉淀池中,所述第一沉淀池的柱形反应部内侧壁设有耐热层。
前述的一种生石灰沉淀池中,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的内部与对应水管相连接的接口处设有金属滤网。
前述的一种生石灰沉淀池中,所述金属滤网呈弧面状。
前述的一种生石灰沉淀池中,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的内部与对应水管相连接的接口处设有固定金属滤网的卡座。
前述的一种生石灰沉淀池中,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均连接在对应柱形反应部的中间部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为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的双池结构,第一沉淀池引出水管到第二沉淀池的池口上方,第二沉淀池也引出水管到第一沉淀池的池口上方,水管接水泵,实现两个沉淀池里流体之间的循环,流体循环过程中,一来在各自的沉淀池内形成一股水流的定向流动,二来一个沉淀池内的流体会从另一个沉淀池的池口上方落下,下落的流体不仅自身能与空气接触,还能对池内的液体造成一定的冲击,为池内的液体带来更多与空气接触的机会,相比于传统的单池自然沉淀法,本实用新型的沉淀生成速度大大得到了提高,两个沉淀池均能用于碳酸钙的沉淀,不存在设备成本翻倍一说,仅增加了两个水泵的设备成本和使用成本,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这些成本的增加使本实用新型与传统单个沉淀池制备碳酸钙的成本相比于碳酸化反应釜制备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也即本实用新型兼顾了碳酸钙的沉淀速度和生产成本,在大大加快碳酸钙沉淀速度的前提下将成本控制在一个较低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德市大健碳酸钙有限公司,未经建德市大健碳酸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7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床尾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防止鼾声的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