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解耦的机电液压一体制动助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9338.1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4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洪英博;李守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美澄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58 | 分类号: | B60T13/58;B60T13/74;B60T8/40;B60T13/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电 液压 一体 制动 助力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解耦的机电液压一体制动助力系统,包括电控单元ECU、油壶和液压单元,液压单元包括制动主缸、踏板感觉模拟器、行程传感器、助力主缸、与助力主缸的活塞相连接的传动机构,制动主缸的内腔由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分为第一工作腔、第二工作腔,第一工作腔连接有第一常闭阀、第一常开阀,第一常闭阀与踏板感觉模拟器相连接,第二工作腔连接有第二常开阀,助力主缸的内腔连接有第二常闭阀、第三常闭阀,第一常开阀、第二常闭阀均与液压单元的第一输出口连接,第二常开阀、第三常闭阀均与液压单元的第二输出口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较小缸径的制动主缸,失效时,相同踏板力可以建立更高的制动压力,实现更大的减速度,实现全部制动能量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助力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解耦的机电液压一体制动助力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电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真空助力液压制动系统难以满足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对制动系统提出的要求。电动汽车无法像传统内燃机汽车一样提供真空源,使用真空助力器需要额外配备电子真空泵,电子真空泵会增加能耗、带来真空噪音且寿命难以满足整车寿命要求,同时电动汽车需要制动系统具备一定解耦能力来最大限度实现制动能量回收,提高续航里程。汽车智能化的发展,作为执行机构,辅助和自动驾驶系统要求制动系统能够更快速和精准的进行制动压力控制。
随着汽车电动化,兴起的电子液压制动助力系统可以实现一定的解耦、线性化控制,实现了制动能量回收,主动制动等功能,性能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规模化应用于汽车产业上。
但是目前的电子液压助力制动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一些系统踏板力和助力通过反应盘进行耦合,尺寸较大,结构复杂,需要复杂的控制算法来保证踏板感觉,且自身无法解耦,必须通过其他系统配合才能实现较大制动能量回收,另外一些通过间隙和踏板模拟器来实现解耦的电子液压助力系统,这种系统完全依赖弹簧作为踏板模拟器且需要限制弹簧力,但是踏板感觉模拟弹簧会造成踏板力偏轻带来踏板力损耗,且踏板无传统系统的制动迟滞感觉,同时失效模式下,踏板行程会大大增加,且难以提供足够的制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耦的机电液压一体制动助力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解耦的机电液压一体制动助力系统,包括电控单元ECU、油壶和液压单元,所述液压单元包括制动主缸、踏板感觉模拟器、行程传感器、助力主缸、与所述助力主缸的活塞相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制动主缸的内腔由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分为第一工作腔、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连接有第一常闭阀、第一常开阀,所述第一常闭阀与所述踏板感觉模拟器相连接,所述第二工作腔连接有第二常开阀,所述助力主缸的内腔连接有第二常闭阀、第三常闭阀,所述第一常开阀、第二常闭阀均与所述液压单元的第一输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常开阀、第三常闭阀均与所述液压单元的第二输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工作腔、第二工作腔、助力主缸均与所述油壶相连通,所述行程传感器、传动机构、第一常闭阀、第一常开阀、第二常开阀、第二常闭阀、第三常闭阀均与所述电控单元ECU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常闭阀旁边、第一常开阀旁边、第二常开阀旁边分别并联有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壶的出液口与所述液压单元的第一输出口、第二输出口之间分别连接有第四单向阀、第五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减速机构、与所述减速机构固定连接的螺母、与所述螺母螺纹啮合的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助力主缸的活塞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置有防转机构,所述防转机构包括导轨、沿所述导轨的轴向移动的限位销,所述导轨的轴线与所述丝杆的轴线平行,所述限位销与所述丝杆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美澄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美澄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93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食用菌发酵控制箱
- 下一篇:一种医用治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