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阵列全向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9680.1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9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梁胜;廖津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南斗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38;H01Q1/50;H01Q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杨桦 |
地址: | 518126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鹤洲社区恒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 全向天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阵列全向天线,包括:同轴信号传输线、扼流巴伦、第一辐射振子、第一移相器和螺旋体;在所述扼流巴伦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点,在所述第一辐射振子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点,所述同轴信号传输线的屏蔽层与所述第一连接点相连,所述同轴信号传输线的内导体与所述第二连接点相连;所述第一移相器和螺旋体依次连接于所述辐射振子的远离所述同轴信号传输线的一端。该阵列全向天线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同时较传统天线具有更好的穿墙能力和信号均匀覆盖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讯中的天线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阵列全向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万物互联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中,新的服务和应用层出不穷,到2020年,预计移动通信网络的容量需要在当前的网络容量上增长1000倍。移动数据流量的暴涨将给终端网络带来严峻的挑战。最新的802.11ax(wifi6)无线技术首先能够将2.4GHz和5GHz频段完全融合,并可以使用1GHz-7GHz频段。其次802.11ax的上行链路也能够支持MU-MIMO,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处理更多的上下行数据。如此多的数据和大带宽必然需要通过更多的天线向外发射和接收回来。随着天线需求增加,传统天线由于零部件太多,制造工艺复杂,一致性不好保证,导致产能受限,价格居高不下,产品也同质化严重。另外,现有的天线其穿墙能力、信号均匀覆盖能力等性能较差,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有鉴于此,应当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下的天线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性能良好的阵列全向天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阵列全向天线,包括:同轴信号传输线、扼流巴伦、第一辐射振子、第一移相器和螺旋体;在所述扼流巴伦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点,在所述第一辐射振子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点,所述同轴信号传输线的屏蔽层与所述第一连接点相连,所述同轴信号传输线的内导体与所述第二连接点相连;所述第一移相器和螺旋体依次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振子的远离所述同轴信号传输线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体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移相器和至少两个第二辐射振子,且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辐射振子之间设置一个所述第二移相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相器的移相路径长度为其工作频率的波长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移相器的移相路径长度为其工作频率的波长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相器为扁平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移相器为螺旋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体直接连接在所述第一移相器上。
进一步的,所述扼流巴伦和所述第一辐射振子的间距为0.5mm~2mm。
进一步的,所述扼流巴伦、辐射振子和第一移相器设置于PCB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相器和第二移相器的移相相位均为180°。
根据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阵列全向天线中,通过依次设置的扼流巴伦、第一辐射振子、第一移相器和螺旋体组成一种阵列全向天线,信号经由同轴信号传输线传输至扼流巴伦和第一辐射振子,在第一辐射振子辐射部分能量后经由第一移相器进行移相,之后进入螺旋体内,并在螺旋体中的第二辐射振子和第二移相器的作用下进一步辐射能量,各级辐射的电磁波同相叠加干涉,形成高增益全向波束,从而提高了该天线的穿墙能力和信号均匀覆盖能力。此外,该阵列全向天线结构简单,便于制作装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阵列全向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同轴信号传输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南斗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南斗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9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柱和钢梁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吊篮式高层建筑消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