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马鲛鱼捕捞用捕捞网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91924.X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7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莫石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宁市港北富渔水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74/00 | 分类号: | A01K7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郭堃 |
地址: | 5715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马 捕捞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捕鱼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马鲛鱼捕捞用捕捞网。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手持杆将捕鱼网中网住马鲛鱼,然后向上掰动契合块,使得契合块从而停止槽中脱离,然后滑动槽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从固定筒中伸出,同时钢丝通过滑动柱受第一弹簧的作用力从收卷轮上进行脱离,然后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在滑动柱支撑的作用下进行变形闭合,从可以防止马鲛鱼从第一矩形框上端口逃出,然后将马鲛鱼从捕鱼网中拿出后,可以转动转动手柄通过收卷轮对钢丝进行收卷,最后利用契合块卡接在停止槽处,从而完成固定,提高了该捞捕网的使用性能,避免在捕捞马鲛鱼的过程中马鲛鱼从网口游出或者跳出,使捕捞网防逃跑的能力较佳,可以较好的防止马鲛鱼逃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马鲛鱼捕捞用捕捞网。
背景技术
马鲛鱼,体形狭长,头及体背部蓝黑色。一般体长为25~50厘米、体重300~1000克。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产于东海、黄海和渤海.体形狭长,头及体背部蓝黑色。上侧面有数列蓝黑色圆斑点,腹部龙白色,背鳍与臀鳍之后有角刺。在夏秋季常结群作远程洄游。
存在以下问题:
目前使用的捕捞网存在较大的缺陷,在将马鲛鱼捕捞在网中后,马鲛鱼利用身体狭窄的优势可以从网口游出或者跳出,使得现今捕捞网捕鱼后的防逃跑的能力较弱,不能较好的防止马鲛鱼的逃跑,由此。提出了一种马鲛鱼捕捞用捕捞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鲛鱼捕捞用捕捞网,解决了目前使用的捕捞网存在较大的缺陷,在将马鲛鱼捕捞在网中后,马鲛鱼利用身体狭窄的优势可以从网口游出或者跳出,使得现今捕捞网捕鱼后的防逃跑的能力较弱,不能较好的防止马鲛鱼的逃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马鲛鱼捕捞用捕捞网,包括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所述第一矩形框与第二矩形框之间交叉处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第一矩形框与第二矩形框侧壁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捕鱼网,其中两个所述转动轴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中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一端,所述滑动柱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位于固定筒内部,所述第二固定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持杆,所述手持杆侧壁转动安装有收卷轮,所述收卷轮,所述滑动柱一端固定连接有钢丝,所述钢丝另一端安装在收卷轮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互相位于对角处,且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分布位于转动轴侧壁的高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筒中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柱匹配滑动在滑动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持杆一端开设有握柄槽,所述手持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协助支撑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卷轮侧壁开设有停止槽,所述手持杆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滑动块一端固定连接有契合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卷轮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的直径为两厘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持杆侧壁开设有放置槽,所述钢丝滑动在放置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鲛鱼捕捞用捕捞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宁市港北富渔水产有限公司,未经万宁市港北富渔水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19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口钢桶的内衬袋
- 下一篇:一种简易的双料注塑精密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