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辊式脱水给料机及马铃薯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92733.5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4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颜丙新;郝巨勇;祖泓舟;孟宪涛;骆伟寒;高艳龙;樊琦;王军;董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安市粮油淀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12/06 | 分类号: | A23N12/06;B65G13/06;B65G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张广宇 |
地址: | 157499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水 马铃薯 预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辊式脱水给料机及马铃薯预处理系统,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所述辊式脱水给料机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和与所述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连接的输送及脱水结构,且所述输送及脱水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的上方,所述输送及脱水结构包括多个输送部,且相邻两个输送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机架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机架的高度。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相邻两个输送部之间设有间隙,使得辊式给料脱水机不存料、不堵料、给料顺畅、脱水效果好,通过所述第一机架设置升降装置,调节所述第一机架的高度,继而调节输送及脱水结构的倾斜度,加快物料的输送速度,提高物料输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辊式脱水给料机及马铃薯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鲜薯产量居世界首位,马铃薯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实现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无异会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传统马铃薯生产预处理清洗线中,清洗设备和清洗设备之间的物料输送一般采用板式筛板和篦条式溜槽,脱水效果差且经常容易堵料,降低马铃薯的生产效率,且马铃薯生产现场到处流水,使得马铃薯生产环境恶劣,不利于操作人员长期停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传统马铃薯输送采用板式筛板和篦条式溜槽,脱水效果差且经常容易堵料,降低马铃薯的生产效率,且马铃薯生产现场到处流水,使得马铃薯生产环境恶劣,不利于操作人员长期停留中的至少一个方面。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辊式脱水给料机,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和与所述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连接的输送及脱水结构,且所述输送及脱水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的上方,所述输送及脱水结构包括多个输送部,且相邻两个输送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机架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机架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输送及脱水结构还包括与所述输送部连接的底座,所述输送部包括第一轴组、第二轴组和辊筒轴,且所述第一轴组和所述第二轴组对称设置于所述辊筒轴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轴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承座、第一联轴器、第一电机和第一导料辊,且所述辊筒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底座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轴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轴承座、第二联轴器、第二电机和第二导料辊,且所述辊筒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底座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输送及脱水结构的下方设置接槽,且所述接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接槽包括底板和环绕所述底板设置的侧板,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侧板转动连接,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侧板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接槽的底部向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延伸设置排放结构,且所述排放结构包括排放本体和与所述排放本体相匹配的封口结构,且所述排放本体与所述封口结构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机架与所述底座通过第一调整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调整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机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转动轴,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机架与所述底座通过第二调整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调整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机架连接的第三连接部、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第四连接部和第二转动轴,且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辊式脱水给料机与现有技术的优势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相邻两个输送部之间设有间隙,使得辊式给料脱水机不存料、不堵料、给料顺畅、脱水效果好,实现物料输送过程的连续性,提高物料输送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安市粮油淀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安市粮油淀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27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