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热联合厌氧氨氧化的多相多级生物质污泥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92919.0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4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谢非;荀锐;夏洲;邓舟;张超;陈科宇;杨浦;李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深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C02F11/18;C02F3/02;C02F101/16;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厌氧氨 氧化 多相 多级 生物 污泥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热联合厌氧氨氧化的多相多级生物质污泥处理系统,包括热水解反应器、换热器、水解产酸反应器、厌氧产甲烷-除氮反应器、好氧反应器和颗粒污泥分离富集器;所述热水解反应器与换热器连通,水解产酸反应器与厌氧产甲烷-除氮反应器连通,所述厌氧产甲烷-除氮反应器分别与换热器和颗粒污泥分离富集器连通;所述好氧反应器入液端与换热器连通,出液端与厌氧产甲烷-除氮反应器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污泥综合处理处置及末端排放的难点,将污泥进行水热强化水解后,进行联合厌氧及氨氧化处理,利用自身的水热强化水解技术优势,实现碳源自供,及综合产能、减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资源化及深度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热联合厌氧氨氧化的多相多级生物质污泥处理系统,实现污泥减量及资源化处理的同时,解决其滤液排放问题。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水热/热水解”的预处理方式,可以大幅改善污泥流动性,提升其厌氧消化性能、脱水性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污泥水热/热水解联合厌氧消化,成为目前污泥处理行业的主流技术。
但经水热处理后,污泥中的有机物实现大部分的溶解和水解,水热污泥滤液含有较高浓度的氨氮(2000-3000mg/L)及总氮(3000-4000mg/L),尤其经常规厌氧消化后,氨氮浓度达到3000-3500mg/L,COD8000-10000mg/L,C/N比较低。这部分氨氮随污泥脱水压滤液回到污水处理系统,提高约10%~15%的氮负荷,会增加污水处理投资和运行费用。
如若进行单独的消化液处理,这部分消化液中的有机物大部分是难降解物质,很难再被生物降解。
在目前的现有技术中,对于生物质固体废弃物进行脱氮处理的处理对象只考虑到最终的消化滤液等各种污水,而不是污泥处理本身来入手;现有技术对于生物质固体废弃的处理流程是,首先对污泥进行处理,在处理污泥后的废水,在对废水进行脱氮处理,这样单项进行逐级处理,常规的工艺流程会对造成步骤的浪费,不仅浪费药剂,而且也会增加处理时间。
且已有的传统的脱氮工艺如A2/O工艺在处理污泥消化液时常常存在碳源不足、需投加大量无机碳源成本高和脱氮效果不好的问题,而且其较低的碳氮比也非常不利于生物脱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污泥综合处理处置及末端排放的难点,将污泥进行水热强化水解后,全量(不进行固液分离)进行联合厌氧及氨氧化处理,利用自身的水热强化水解技术优势,实现碳源自供,并且厌氧氨氧化处理对碳源本身的需求量低,耗氧量也低,综合实现节省物料供给,减少废料排放,同时实现污泥污水同步处理,并且同时脱氮处理,节约整体工艺步骤,节约药剂,减少处理时间。
本方案是这样进行实现的:
一种水热联合厌氧氨氧化的多相多级生物质污泥处理系统,包括热水解反应器、换热器、水解产酸反应器、厌氧产甲烷-除氮反应器、好氧反应器和颗粒污泥分离富集器;所述热水解反应器与换热器连通,水解产酸反应器与厌氧产甲烷-除氮反应器连通,所述厌氧产甲烷-除氮反应器分别与换热器和颗粒污泥分离富集器连通;所述好氧反应器入液端与换热器连通,出液端与厌氧产甲烷-除氮反应器连通。
通过上述系统的综合处理,能使一体式反应器总氮去除率在86%~92%,COD去除率85%以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厌氧产甲烷-除氮反应器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出气口、回流口和好氧出水入液口;所述进水口与水解产酸反应器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回流口与换热器连通;所述好氧出水入液口与好氧反应器连通;所述进水口与回流口位于厌氧产甲烷-除氮反应器前端同侧位置,好氧出水入液口位于中后端位置。
所述厌氧产甲烷-除氮反应器为折流板式,所述厌氧产甲烷-除氮反应器包括多个折流腔,所述靠近进水口处的折流腔中设置有膜反应器,所述好氧出水入液口设置在靠近进水口处折流腔之后的折流腔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深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深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29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粘制制音器的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卧式车床尾座止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