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的大倒扣斜滑顶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92956.1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63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强;黄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梁炎芳;谭雪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倒扣 斜滑顶出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的大倒扣斜滑顶出机构,其包括斜顶滑块、直顶杆,斜顶滑块的上面具有与制品的内侧形状吻合的型面以及与制品的倒扣形状吻合的倒扣嵌芯。斜顶滑块的左侧面斜向下延伸形成楔形部,且楔形部向斜顶滑块的右侧倾斜设置。直顶杆竖直设置,其上端穿过楔形部并与斜顶滑块水平滑动卡合连接。应用时,斜顶滑块滑动位于模具型芯的安置槽内,楔形部从安置槽内穿出,模具型芯设有供楔形部穿过的斜导向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倒扣斜滑顶出机构可用于大倒扣的顶出,且顶出行程小,可降低模具制造和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易的大倒扣斜滑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在模具注塑行业,制品倒扣一般是通过斜顶机构进行脱模。如图1所示的一种塑胶制品500,该制品500的内侧面两端均设有长度18mm的扣位501,且该扣位501悬空,当从A方向脱模,扣位501与制品5800的内侧面形成18mm的倒扣502,需要采用大行程斜顶进行脱模。由于倒扣502的行程较大,斜顶需要做较大斜度斜顶,而且顶出距离也较大。斜顶斜度太大,容易出现卡死,斜顶杆变形等问题;而顶出距离太大,会增加模具厚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的大倒扣斜滑顶出机构,可用于大倒扣的顶出,且顶出行程小,可降低模具制造和运行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简易的大倒扣斜滑顶出机构,其包括斜顶滑块、直顶杆,所述斜顶滑块的上面具有与制品的内侧形状吻合的型面以及与制品的倒扣形状吻合的倒扣嵌芯。所述斜顶滑块的左侧面斜向下延伸形成楔形部,且所述楔形部向斜顶滑块的右侧倾斜设置。所述直顶杆竖直设置,其上端穿过所述楔形部并与所述斜顶滑块水平滑动卡合连接。
应用时,所述斜顶滑块滑动位于模具型芯的安置槽内,所述楔形部从所述安置槽内穿出,模具型芯设有供楔形部穿过的斜导向孔。
可选地,还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水平设置,所述直顶杆穿过所述导向块和楔形部与斜顶滑块水平滑动卡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楔形部的倾斜角度为20度。
可选地,所述斜顶滑块的底面凹设水平设置的T型滑槽,所述直顶杆的顶部凸设T型滑轨,所述T型滑轨滑动卡合于所述T型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斜顶滑块的左侧下方设置向斜顶滑块右侧倾斜设置的楔形部,并将在模具型芯上设置供该楔形部穿过的斜导向孔,同时将直顶杆与斜顶滑块滑动卡合连接。当直顶杆推动斜顶滑块向上移动时,楔形部的左侧面与斜导向空的左内侧面贴合,顶出过程中,受斜导向孔的左内侧面的挤压,斜顶滑块向上移动的同时会向左侧移动,即沿楔形部的倾斜方向滑动,使得斜顶滑块右侧的倒扣嵌芯从制品的倒扣结构中脱离出来。
与现有的斜顶机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直顶杆相比于斜顶杆占用的模具空间更小,顶出行程小,便于减小模具体积,降低模具制造和运行成本。
2、斜顶滑块与直顶杆构成的斜滑顶出机构结构可增大斜顶角度的适应范围,有效适应大倒扣结构的斜滑顶出。
3、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塑胶制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出制品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出制品后的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欧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29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感器激光焊接表面清洁装置
- 下一篇:垃圾焚烧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