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口小套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93753.4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2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乔军伍;卢显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大拓江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6 | 分类号: | C21B7/1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易贤卫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口小套,前端套体和后端套体焊接成一体且形成有一内部中空的腔体,焊接所形成的第一焊缝和第二焊缝均远离出风口,以避免煤粉对第一焊缝和第二焊缝的冲刷;导流体设置安装于腔体内,导流体包括隔板和多个环状的筋板,隔板与前端套体的内壁形成冷却液通道,以将与腔体连通的进水口输送的冷却液对前端套体循环降温,循环降温后的冷却液于出水口流出;前端套体靠近出风口的一端包覆安装有保护套和网格套,保护套堆焊于前端套体的侧壁,以隔绝前端套体直接与高温铁水接触,网格套则进一步包覆保护套,落入网格套上的渣铁经冷却后融于保护套的外壁,以形成双层的保护,延长风口小套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铁高炉送风领域,具体地为一种风口小套。
背景技术
风口小套是炼铁高炉送风系统的一个重要设备,其用于将热风送进高炉内,风口小套工作时位于高炉炉缸的上部,处于高温工作区且其前端极易受到物料的磨损及熔渣、铁等冶炼产物的侵蚀,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在工艺条件稳定、炉况良好的前提下,风口小套的寿命一般在6-8个月,损坏的形式多是由于前端焊缝开裂漏水,具体原因归结于焊缝质量和煤粉的磨损,若采用无焊缝的整体铸造成型,则其内部结构的缺陷很难消除,使用寿命不长。因此,如何保证贯流式风口小套的焊缝不易开裂且使用寿命更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口小套,以解决前述提及的分体式风口小套焊缝易开裂漏水,导致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风口小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套体、后端套体和导流体,所述前端套体与所述后端套体焊接一体设置并形成有外侧的第一焊缝和内侧的第二焊缝,所述前端套体和所述后端套体分别形成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相互贯通;所述第一焊缝所在的平面位于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且所述第二焊缝所在的平面位于所述第一焊缝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所述前端套体和所述后端套体亦形成有一内部中空的腔体,所述后端套体开设有一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导流体设置安装于所述腔体内,以将所述进水口输入的冷却液于所述风口小套内循环流通后于所述出水口流出。
优选地,所述前端套体远离所述后端套体的一端外侧壁包覆安装有保护套。
优选地,所述导流体包括隔板和筋板,所述筋板呈环状,所述隔板与所述前端套体的内侧壁形成冷却液流通道,所述筋板间隔设置并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以形成环形通道。
优选地,所述保护套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壁还包覆安装有网格套。
优选地,所述保护套堆焊安装于所述前端套体的外侧壁,所述网格套堆焊安装于所述保护套的侧壁。
优选地,所述保护套的厚度为2mm-3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口小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前端套体和后端套体焊接一体设置,且其焊接所形成的第一焊缝远离出风口,第二焊缝则较于第一焊缝更加远离出风口,因第一焊缝和第二焊缝均远离出风口,有效避免了煤粉的冲刷;前端套体包覆安装有保护套,亦有效隔离前端套体与炉内高温贴水的直接接触,有利于延长该风口小套的使用寿命;保护套远离出风口的侧壁还堆焊有网格套,这就使得落入网格套上的液态物质在导流体的降温作用下固化于保护套,减少前端套体的磨损和熔损,并对前端套体形成双层保护。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口小套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大拓江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科大拓江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37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