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砼虹吸式出水流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94210.4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1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谌伟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王虹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虹吸 水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砼虹吸式出水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堤坝由内至外方向依次设置且各自整体浇筑成型的堤内脚段、驼峰段、堤外脚段,所述驼峰段为中间高、两端低的骑跨式结构,所述堤内脚段包括将水流引入的堤内脚平底段以及在堤内脚平底段下游使水流上升的堤内脚斜坡段,所述堤外脚段包括使水流下降的堤外脚斜坡段以及在堤外脚斜坡段下游将水流排出的堤外脚平底段。本实用新型中堤内脚段、驼峰段、堤外脚段均含有抗滑基底面,大大增强了其抗滑稳定性,驼峰段采用骑跨式结构,一方面其抗滑稳定性无容置疑,另一方面其基底应力分布基本对称,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泵站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钢筋砼虹吸式出水流道。
背景技术
大中型立式低扬程泵站在我国的应用十分广泛,虹吸式出水流道是立式低扬程泵站最常用的出水流道,其作用是引导水流在从水泵导叶体出口流向出水池的过程中有序转向和扩散,以尽可能地減少出水流道水头损失和回收水流动能。确保虹吸式出水流道的抗滑稳定是保证泵站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虹吸式出水流道大多按翻越堤坝布置,由扩散段、出水弯管段、上升段、驼峰段、下降段、出口段等部分构成(如公开号为CN 106934104A的中国发明专利所示)。其中,各段各自浇筑成型,上升段和下降段布置在堤坝的内外坡上,基础面均为斜面,当上升段和下降段的流道的上下游均被结构缝分割时,其基底面就全部位于斜坡上,其抗滑稳定性极难满足工程要求,因为为了确保上升段和下降段管段运行安全,在实际工程中,要求其每个节段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必须大于允许值。但由于堤身一般为土质,摩擦系数较低,难以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以满足管段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要求,受地形、投资和周边空间限制,又不可能大幅放缓上升段和下降段基底坡度。为此,许多泵站采用增大堤内脚和堤外脚镇墩,以便承受上升段和下降段管段的下滑推力,这种做法,一方面增加了投资,同时也恶化了节段间止水的受力条件,影响泵站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不增加镇墩负荷的情况下提高抗滑效果、确保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钢筋砼虹吸式出水流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增加镇墩负荷的情况提高抗滑效果、确保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钢筋砼虹吸式出水流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钢筋砼虹吸式出水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堤坝由内至外方向依次设置且各自整体浇筑成型的堤内脚段、驼峰段、堤外脚段,所述驼峰段为中间高、两端低的骑跨式结构,所述堤内脚段包括将水流引入的堤内脚平底段以及在堤内脚平底段下游使水流上升的堤内脚斜坡段,所述堤外脚段包括使水流下降的堤外脚斜坡段以及在堤外脚斜坡段下游将水流排出的堤外脚平底段;
所述堤内脚平底段底部设有第一防滑装置,所述驼峰段最高处的底部设有第二水平基底面,所述堤外脚平底段底部设有第三防滑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滑装置为第一水平基底面,所述第三防滑装置为第三水平基底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滑装置为与堤内脚斜坡段底面倾向相反的第一防滑斜面,所述第三防滑装置为与堤外脚斜坡段底面倾向相反的第三防滑斜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滑装置为堤内脚平底段底部下游端朝下凸起形成的第一防滑齿坎,所述第三防滑装置为堤外脚平底段底部上游端朝下凸起形成的第三防滑齿坎。
优选的,所述堤内脚段与驼峰段之间、驼峰段与堤外脚段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分缝、第二分缝,所述第一分缝、第二分缝内均设置止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由堤内脚段、驼峰段、堤外脚段构成,在不增加镇墩负荷的情况下,可从根本上解决上升段和下降段抗滑稳定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未经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42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垢剂生产用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城市绿地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