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排式落水口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95131.5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2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鲁工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3/14;E04D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雷永升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临港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排式 落水 防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落水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排式落水口防水结构,包括屋顶,所述屋顶的侧部设有女儿墙,所述屋顶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防水卷材、保温层、防水密封层以及混凝土层;所述女儿墙根部穿设有落水斗,所述落水斗包括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进水口朝向屋顶设置;所述屋顶以及女儿墙在落水斗的周沿铺设有一层卷材附加层,所述卷材附加层通过进水口延伸至落水斗的内部,所述防水卷材覆盖于卷材附加层背离女儿墙或屋顶的一侧,且防水卷材的边沿与落水斗、女儿墙相接触,所述防水卷材与落水斗、女儿墙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收头。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水不易渗入落水管与女儿墙或屋顶连接的缝隙处,落水斗防水效果较佳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落水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侧排式落水口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房屋建筑中,落水口是屋面或者楼面有组织排水方式中收集、引导屋面雨水流入排水管的装置,有直式和侧向雨水口。一般需要在楼顶排设落水口,以便对于屋面的落雨或者积水进行导流,现有的排水方式一般有两种,直排式和侧排式。直排式落水口是指屋面有天沟的建筑物,落水口直接从天沟排出,进入落水斗,但由于设有天沟,一方面是影响美观,另一方面天沟本身也容易发生淤积,需要时常进行清理。而侧排式落水口是指屋面没有设置天沟,有女儿墙,落水口需要从女儿墙内侧排出墙外,再拐90度弯进入落水斗,这种落水口设置方式比较美观大方,但由于存在转角,同时整个屋面都成为迎水过水面,因此对于防水的要求也更高。
现有公告号为CN201746997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女儿墙落水管部位防水构造,参照图1,其包括防水砂浆3、油毡防水层4、建筑防水膏5。屋面现浇板伸入女儿墙为120mm,落水管1部位屋面现浇板上面设置防水砂浆3,防水砂浆3作为防水加强层,防水砂浆3厚度为15mm,宽度为50cm,防水砂浆3伸入墙体与屋面现浇板齐平,防水砂浆3上面做油毡防水层4,油毡防水层4包裹在落水管1(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落水斗)外面上翻至女儿墙凹槽内,用铁钉固定在女儿墙上,女儿墙凹槽用建筑防水膏5封闭,女儿墙凹槽设置高度为30cm,凹槽高度为40mm,宽度和深度为30mm。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防水层在与落水管连接的地方缺少防水密封的设施,积水容易渗入落水管与女儿墙或屋顶连接的缝隙处,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落水管与女儿墙或屋顶之间的防水效果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侧排式落水口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侧排式落水口防水结构,包括屋顶,所述屋顶的侧部设有女儿墙,所述屋顶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防水卷材、防水密封层、保温层以及混凝土层;所述女儿墙根部穿设有落水斗,所述落水斗包括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进水口朝向屋顶设置;所述屋顶以及女儿墙在落水斗的周沿铺设有一层卷材附加层,所述卷材附加层通过进水口延伸至落水斗的内部,所述防水卷材覆盖于卷材附加层背离女儿墙或屋顶的一侧,且防水卷材的边沿与落水斗、女儿墙相接触,所述防水卷材与落水斗、女儿墙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收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卷材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具有防水渗透的作用;防水密封层能进一步起到防水密封的作用,使得屋顶上的积水不易渗透进保温层内;保温层能起到保温的作用,减少积水吸收建筑内部的热量,使得建筑内部的热量不易透过保温层传递至屋顶外部;落水斗的周沿铺设有一层卷材附加层,卷材附加层具有防水渗透的作用,积水不易渗入落水管与女儿墙或屋顶连接的缝隙处,因此落水斗与女儿墙或屋顶之间的防水效果较佳;防水卷材将卷材附加层覆,并且设置有防水收头,进一步加强了落水斗在女儿墙或屋顶的连接处防渗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水卷材在落水管的外周倾斜设置形成排水导流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排水导流面能加强积水流向落水管的一侧,减少屋顶上的积水滞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鲁工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鲁工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51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充放电接口结构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的玻璃封装件的气密性检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