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灯零件的辅助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98909.8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0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39 | 分类号: | F21S41/39;F21S41/6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李寰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灯 零件 辅助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灯零件的辅助支撑结构,包括壳体,弹片、螺钉、远近光反射碗;远近光反射碗上有螺柱,弹片上有螺钉过孔和弧面,反射碗上设置有螺柱和卡槽,其中弹片通过螺钉、卡槽与反射碗装配固定。其中,所述弹片弧面在调节运动或振动过程中与壳体的内壁接触,对远近光单元形成沿整车Z方向的支撑。利用小尺寸弹片等结构组合,实现柔性的辅助支撑,解决了车灯内远近光单元在震动之后由于车灯内远近光单元的支撑、调节系统强度不够造成的照明方向偏转和截止线偏移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灯零件的辅助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汽车车灯的远近光照明功能,由于车灯生产过程中零部件的制造、加工和装配误差的存在,以及行驶过程中车辆内部负载的分布与路面坡度的变化,需要对远近光的照明进行上下方向的调整,所以远近光单元在车灯内是安装在一套可运动的支撑、调节系统上。
但是,远近光单元通常发光或反射面积较大,零件重量较重。远近光单元随着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震动,会造成其本身和支撑、调节系统的零件变形,从而使远近光单元向下偏转,降低照明效果,近光截止线偏移超限,使灯具无法满足法规和应用要求。
现有技术一般考虑增加调节系统的零部件强度,或者增加调节系统与灯壳的支撑点的数量和面积。这样会增加调节系统零部件的重量和体积,占用更多的灯内空间,增加系统成本和设计的复杂度。
鉴于上述问题,设计新的远近光单元调节支撑结构是解决以上所述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灯零件的辅助支撑结构,通过弹性零件辅助支撑,解决车灯内远近光单元的支撑、调节系统强度不够造成的照明方向偏转和截止线偏移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灯零件的辅助支撑结构,包括壳体,弹片、螺钉、远近光反射碗;远近光反射碗上有螺柱,弹片上有螺钉过孔和弧面,反射碗上设置有螺柱和卡槽,其中弹片通过螺钉、卡槽与反射碗装配固定。其中,所述弹片弧面在调节运动或振动过程中与壳体的内壁接触,对远近光单元形成沿整车Z方向的支撑。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柱、螺钉、螺钉过孔与弹片结构数量至少一对,并且不局限于一对。
进一步改进在于,弹片的固定方式不限于螺钉,可以是铆接、卡扣、倒刺等。
进一步改进在于,弹片在远近光单元上的安装方向不限于X方向。
进一步改进在于,弹片的材料不限于金属,可以是塑料、橡胶等。
进一步改进在于,弹片的安装位置不限于远近光单元,可以是灯内其他需要支撑的零件。
进一步改进在于,弹片与壳体的接触部位的形状不限于弧形。
进一步改进在于,弹片与壳体的初始相对位置不限于间隙配合、过盈配合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小尺寸弹片等结构组合,实现柔性的辅助支撑,解决了车灯内远近光单元在震动之后由于车灯内远近光单元的支撑、调节系统强度不够造成的照明方向偏转和截止线偏移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的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片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片安装示意图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片的轴测图。
其中:1-灯壳,2-弹片,3-螺钉,4-反射碗,41-螺柱,42-卡槽,21-螺孔,22-弹片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未经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89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供电系统用工业仪表防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环保工程用污泥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