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膜透析导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99677.8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2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尚红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28 | 分类号: | A61M1/28;A61M25/02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吴嘉滨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膜 透析 导管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膜透析导管固定装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面上设有第一粘连层,支撑板的顶部面上设有下壳体,下壳体的上部设有上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开设有用于固定导管的通孔,通孔内设有缓冲层,下壳体的末端还设有连接条,连接条上设有收纳盒,收纳盒的底部设有第二粘连层;所述连接条由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构成,第一杆体套接在第二杆体的外部,第一杆体的内部分别设有滑槽和固定槽,第二杆体的外部设有滑块,第二杆体通过滑块在第一杆体内进行伸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膜透析导管固定装置,应用在腹膜透析患者的身体上,属于辅助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一种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腹膜透析导管是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而外漏于腹壁的腹膜透析的导管在长期的透析过程中,如果不加以固定,腹膜透析导管与患者隧道口出口处皮肤来回摩擦,使得患者的隧道口出口处皮肤出现肉芽增生,继而诱发隧道口感染等相关并发症,这样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感,同时可能因为出口处感染引发腹腔感染,而终止腹膜透析治疗,所以现在需要一种腹膜透析导管的固定装置,使患者的腹膜透析导管妥善固定,不仅可以避免肉芽增生、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减少因患者腹腔感染而终止腹膜透析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腹膜透析导管固定装置,能够将腹膜透析导管固定在人体皮肤外侧,保证的导管的稳定性,进而减少了由于导管与伤口的摩擦而引起的并发症和继发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腹膜透析导管固定装置,包括上壳体、缓冲层、通孔、下壳体、支撑板、第一粘连层、连接条、收纳盒、第二粘连层、滑槽、固定槽和滑块,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面上设有第一粘连层,支撑板的顶部面上设有下壳体,下壳体的上部设有上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开设有用于固定导管的通孔,通孔内设有缓冲层,下壳体的末端还设有连接条,连接条上设有收纳盒,收纳盒的底部设有第二粘连层;所述连接条由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构成,第一杆体套接在第二杆体的外部,第一杆体的内部分别设有滑槽和固定槽,第二杆体的外部设有滑块,第二杆体通过滑块在第一杆体内进行伸缩。
所述支撑板为长方型板状结构,支撑板的底部面上可拆卸地设有第一粘连层,第一粘连层的顶部面和底部面均设有粘胶,第一粘连层的顶部面与支撑板的底部面粘连,第一粘连层的底部面与人体皮肤粘连,支撑板由弹性硬质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下壳体为长方型或半圆柱型结构,下壳体的底部面设置在支撑板顶部面的中央,下壳体与支撑板为固定连接结构。
所述上壳体为长方型或半圆柱型结构,上壳体与下壳体呈上下对应结构连接,上壳体底部面的一端与下壳体顶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上壳体底部面的另一端与下壳体顶部面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活动连接的端面的外侧壁上设有紧固件,下壳体与上壳体活动连接的端面的外侧壁上设有定位件,上壳体通过将紧固件扣接在定位件上与下壳体连接。
所述通孔为圆形,通孔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中部,通孔从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端贯穿到另一端,通孔的直径和导管的外壁直径大小相同,通孔和上壳体之间、通孔和下壳体之间均设有缓冲层,缓冲层分别固定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设有通孔的内壁上,缓冲层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第一杆体为中空的圆柱型结构,第一杆体的一端与下壳体末端的外壁面固定连接,第一杆体的另一端与第二杆体连接,第一杆体的内壁上设有两个滑槽,第一杆体的内壁上还设有若干个固定槽。
所述滑槽设置在第一杆体内部的同一条中心线上,两个滑槽呈对称结构横向设置在第一杆体的内壁上;固定槽为环型凹槽结构,固定槽纵向设置在第一杆体的内壁上,固定槽与第一杆体的端面呈平行结构设置,固定槽等距分布在第一杆体的内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96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