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精密性防针刺伤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99679.7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2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枚;黄丽华;陆佩华;郑淑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消化疾病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58;A61L2/18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吴嘉滨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精密 针刺 输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精密性防针刺伤输液器,包括输液针和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装在输液器外部,所述保护套的表面一侧沿轴向开设有供针翼穿过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顶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滑动槽连通;所述保护套顶部设置有橡胶封盖,所述橡胶封盖中心部位内层设置有酒精棉层;所述保护套顶部后侧设置有防压块,所述针头贴附在防压块前侧;所述保护套下端内壁设置有若干与针栓配合的楔形凸起,若干所述楔形凸起均匀设置在保护套内壁的同一截面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可靠,保护套能够有效起到隔离针头防止其误伤他人的作用,并且连接条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防止重复利用,达到一次性使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注射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精密性防针刺伤输液器。
背景技术
输液器为临床常用医疗物品,在每天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量较大,目前的情况来看,现有的输液器仍存在很多缺陷。现有的输液器中针头上的护套在使用时多被丢弃,当输液结束后,针管从患者血管中拔出,往往直接被丢弃到医疗垃圾利器盒中,期间,这些没有保护并处于裸露的污染针头极有可能刺破操作人员或周围人员的皮肤,这种刺伤还可引起感染病菌。同时,在回收这些医疗废弃物的过程中,锋利的针头会刺破垃圾袋导致医疗废弃物的散落,给医护人员或者清洁人员带来不便与危险。即使暂时保留护套,输液结束后再次将护套重新套在针管上,但是护套的体积很小,收藏难度大,再次套上护套的过程也容易导致刺伤发生。如果病人为带有乙肝或艾滋病患者,则会造成医护人员感染乙肝或艾滋病,从而带来严重的身体伤害,威胁其生命安全。
专利文件CN 209645566 U 中公开了一种防刺伤输液器,包括输液软管、滴壶、流速调节器和针体,所述滴壶和流速调节器均设置在输液软管上,输液软管下端与针体连通;所述滴壶一侧设有橡胶短管,所述滴壶另一端设有封口短管,橡胶短管与滴壶内部相通,封口短管与滴壶内部不相通,封口短管自由端设有硬泡沫。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拔针后只需将针头插入硬泡沫中即可隐藏针头,避免针头裸露在外发生针刺伤。 但是该实用新型中针头与硬泡沫距离过远,针头插入硬泡沫的过程中仍然有可能发生刺伤的情况,而且操作过程不够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精密性防针刺伤输液器,
可以实现对输液后的针头进行有效隔离,防止误伤他人,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一次性精密性防针刺伤输液器,包括输液针和保护套,所述输液针包括针头、针栓和软管,所述针栓一端与针头连通,针栓的另一端与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头,所述针栓的中部一侧设置有针翼;
所述保护套套装在输液器外部,所述保护套的表面一侧沿轴向开设有供针翼穿过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顶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滑动槽连通;
所述保护套顶部设置有橡胶封盖,所述橡胶封盖中心部位内层嵌设有酒精棉层;所述保护套顶部后侧设置有防压块,所述针头贴附在防压块前侧;所述保护套下端内壁设置有若干与针栓配合的楔形凸起,若干所述楔形凸起均匀设置在保护套内壁的同一截面上;所述保护套底端侧壁与输液针的针翼下表面之间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分别与保护套底端侧壁和输液针的针翼下表面一体连接;所述保护套底面设置有供软管上下移动的通孔。
其中,所述防压块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所述防压块顶部的左右两端侧壁均为弧形圆角结构。患者在输液过程中,针头从保护套中伸出,防压块垫在针头与皮肤的接触位置,增大了输液器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地防止压伤和刮擦,避免患者因输液时间过长造成的局部表皮压迫,保证了输液的安全性
其中,若干所述楔形凸起整体向软管与连接头的连接方向倾斜。
其中,所述保护套中橡胶封盖至楔形凸起的长度大于输液针中针头与针栓的长度之和,所述楔形凸起至保护套底面的长度大于针栓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消化疾病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经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消化疾病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9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膜透析导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充气封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