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腔内心电导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00071.1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2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何骄;郭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428 | 分类号: | A61B5/04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任君;黄龙龙 |
地址: | 61004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心 电导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腔内心电导联器,包括导线、电夹以及连接部,所述电夹用于夹持中心静脉导管或导丝,所述连接部包括导电凸起及用于安装导电凸起的基座,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电夹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基座相连,并与导电凸起电连接,导电凸起与心电监护仪导联线头端中的导电槽相适配;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腔内心电导联器,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以方便、牢靠的实现心电监护仪导联线头端与中心静脉导管或导丝的电连接,连接稳定性好,有利于提高信号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腔内心电导联器。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中,中心静脉置管手术完成后,通常需要进行X线导管尖端定位,以确定导管尖端在正确位置;若X线检查发现导管异位,需要进行再次手术调整,不仅会增加经济和人工成本,而且也存在感染的风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腔内心电图技术在中心静脉置管术中的应用,即通过心电导联线将中心静脉导管或导丝与心电监护仪连接,通过观察特征性P波变化,从而确定最佳导管尖端位置;事实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各种中心静脉置管术中导管尖端定位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目前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现有技术中,心电导联线通常由导线及设置于导线两端的鳄鱼夹构成,在置管过程中,需要将心电导联线一端的鳄鱼夹夹持在心电监护仪的导联线头端(RA导联线头端),并将心电导联线另一端的鳄鱼夹夹持在中心静脉导管或导丝上,从而实现腔内心电导联;为便于与电极片上的凸起相适配,现有心电监护仪导联线头端通常设置有导电槽形的导电槽,如附图1所示,使得鳄鱼夹与导联线头端非常不匹配,非常不便于实现电连接,即便是实现了电连接,也存在连接部牢靠、稳定性差等问题,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腔内心电导联器,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以方便、牢靠的实现心电监护仪导联线头端与中心静脉导管或导丝的电连接,连接稳定性好,有利于提高信号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腔内心电导联器,包括导线、电夹以及连接部,所述电夹用于夹持中心静脉导管或导丝,所述连接部包括导电凸起及用于安装导电凸起的基座,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电夹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基座相连,并与所述导电凸起电连接,导电凸起与心电监护仪导联线头端中的导电槽相适配。在本方案中,通过在连接部设置导电凸起,导电凸起与心电监护仪导联线头端中的导电槽相适配,从而使得连接部与心电监护仪导联线头端相适配;在使用时,利用本腔内心电导联器中的连接部可以方便的连接心电监护仪导联线头端,且导电凸起可以插入对应的导电槽中,既可以方便、可靠的实现腔内心电导联器与导联线头端的紧密连接,又有利于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另一端可以方便的夹持在中心静脉导管或导丝上,从而实现腔内心电导联,可以有效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优选的,所述导电凸起为柱状结构。以便插入或卡入心电监护仪导联线头端中的导电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凸起为圆柱形结构,或圆筒形结构,或,所述导电凸起包括圆柱形结构的第一导电部、及设置于第一导电部端部,且为半圆结构、半椭圆结构或蝶形结构的第二导电部。更便于与心电监护仪导联线头端中的导电槽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基座与所述导线为一体结构。便于制造和成型。
为使得连接部可以牢靠、稳定的连接心电监护仪导联线头端,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用于可拆卸的锁紧心电监护仪导联线头端。既有利于将连接部牢靠的固定于心电监护仪导联线头端,又便于拆卸,以便实现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肿瘤医院,未经四川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00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池除铁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脊柱外科定位引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