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离式盖板导叶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01291.6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8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陆霞杰;胡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06 | 分类号: | F04D1/06;F04D29/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王佳妮;顾俊超 |
地址: | 201812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盖板 导叶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分离式盖板导叶体结构,包括导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体为敞开式,在导叶体的正导叶上设置侧端面,在侧端面上开设螺纹孔;对应每个导叶体有一挡板,对应每个正导叶侧端面上开设螺纹孔,在挡板上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挡板与正导叶侧面紧贴由位于通孔及螺纹孔内的六角头螺钉固定,形成了导叶流道腔体。所述的挡板为一圆环,外圆比导叶体内孔小0.5mm,其内孔稍小于正导叶进口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泵安装前导叶为敞开式,敞开的导叶有利于气体排出,且可使用打磨工具进行流道表面打磨,提高粗糙度,采用车削加工的方式对正导叶侧面进行加工,保证平整光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式盖板导叶体结构。
背景技术
多级离心泵一般可设计成中段与导叶分离的结构,也设计成中段导叶一体式的结构(见图1),后者省去了许多加工余量,减轻了导叶的重量,同时简便了安装,因此成本更低,是一种更具潜力的结构,但目前该结构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为其结构中正导叶侧面盖板的存在,导致厂家在铸造导叶时无法将气体完全从Q腔中排除,铸造困难,废品率居高不下,而且铸造成型后清砂困难,大批量生产时Q腔中流道表面粗糙问题难以解决,且无法通过打磨等方式进行改善,造成内部水力损失大,泵性能下降。因此亟待对现有的多级离心泵的正导叶侧面盖板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多级离心泵的正导叶侧面盖板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敞开式导叶结构,改善铸造导叶时Q腔中气体无法完全排除的情况,提高铸件合格率。另外,铸件入厂后可通过打磨抛光等方式改善表面粗糙度,提升泵的性能。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分离式盖板导叶体结构,包括导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体为敞开式,在导叶体的正导叶上设置侧端面,在侧端面上开设螺纹孔;对应每个导叶体有一挡板,对应每个正导叶侧端面上开设螺纹孔,在挡板上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挡板与正导叶侧面紧贴由位于通孔及螺纹孔内的六角头螺钉固定,形成了导叶流道腔体。所述的挡板为一圆环,外圆比导叶体内孔小0.5mm,其内孔稍小于正导叶进口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泵安装前导叶为敞开式,敞开的导叶有利于气体排出,且可使用打磨工具进行流道表面打磨,提高粗糙度,采用车削加工的方式对正导叶侧面进行加工,保证平整光滑。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叶体结构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一种分离式盖板导叶体结构,包括导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体为敞开式,在导叶体的正导叶2上设置侧端面,在侧端面上开设螺纹孔3;对应每个导叶体有一挡板4,对应每个正导叶侧端面上开设的螺纹孔,在挡板上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5,挡板与正导叶侧面紧贴由位于通孔及螺纹孔内的六角头螺钉6固定,形成了导叶流道腔体。所述的挡板为一圆环,外圆比导叶体内孔小0.5mm,其内孔稍小于正导叶进口边。
由于导叶体设计为敞开式,敞开的导叶有利于浇铸时的气体排出,且可使用打磨工具进行流道表面打磨,提高表面的光滑。所述挡板与正导叶侧面紧贴由位于通孔及螺纹孔内的六角头螺钉固定,共同形成了导叶流道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12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吸泵轴承部件
- 下一篇:一种修整砂轮多用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