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生物滤池气体除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01576.X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4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姚鹏;李冰;杨鹏;邬小宇;夏礼军;李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紫光湖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0;B01D53/84;B01D53/7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汪玮华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系统 生物 滤池 气体 除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生物滤池气体除臭装置,包括集气输送机构、碱洗机构和生物除臭池,集气输送机构通过第一导气管与碱洗机构的底部进气口相连通,碱洗机构的顶部排气口通过第二导气管与生物除臭池顶部进气口相连通,生物除臭池下部铺设玻璃钢格栅,玻璃钢格栅上通过设置竖直隔板将生物除臭池划分为预洗池和生物滤池,生物滤池顶部排气口连接排气管,预洗池内玻璃格栅上设有第一生物填料,生物滤池内玻璃格栅上设有第二生物填料。本实用新型设备安装简便,提高废气净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生物滤池气体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民经济步入“十三五”以来,环境问题逐渐受到国民的重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覆盖率已经达到90%以上,基本满足我国城镇居民的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污水处理厂与居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在收集和处理的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机物经过生化反应,主要生成氨气、硫化氢、甲硫醇及挥发性有机物等各种恶臭气体,该类气体不仅会腐蚀管道,产生的恶臭还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引起恶心呕吐等,更有甚者可能致畸、致癌等。因此,污水处理厂臭气
所引发的问题不断升级,恶臭治理逐渐成为一个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
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二次沉淀、消毒、污泥处理工序等。城市污水厂的污水一般具有刺激性的臭味。主要来源于格栅、预处理装置、初沉池、生物处理装置及污泥浓缩池等环节,主要以H2S和NH3为主,有臭鸡蛋味。如果污水中混有工业废水,还可能有其他恶臭气味。正常的活性污泥呈棕褐色、味道为土腥味,土腥臭味是由微生物分解代谢过程中分泌出的土臭素和异冰片(龙脑)所致,在生物处理环节,这两种物质将被吹脱至大气中,产生土腥臭味。
生物除臭主要是利用附着于固体载体(填料)的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将收集到的废气中具有臭味的物质加以转化,使目标污染物被有效分解去除,以达到恶臭的治理目的。微生物能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但此过程很难在气相中进行,因而净化有机废气的过程大多是在液相中完成的。微生物对废气的净化过程主要分为传质和生物降解两部分。这两个过程的速率是净化VOCs的直接影响因素。固体载体上生长的微生需要足够的有机养分,因此固体载体必须具有高的有机成分。要使微生物除臭剂保持高的活性,还必须为之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生物滤池气体除臭装置,提高废气由气相转移至液相的传质速率,从而提高臭气净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生物滤池气体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气输送机构、碱洗机构和生物除臭池,所述集气输送机构通过第一导气管与所述碱洗机构的底部进气口相连通,碱洗机构的顶部排气口通过第二导气管与所述生物除臭池顶部进气口相连通,生物除臭池顶板上设有多个检修口,下部铺设玻璃钢格栅,所述玻璃钢格栅上通过设置竖直隔板将生物除臭池划分为预洗池和生物滤池,生物滤池顶部排气口连接排气管,所述预洗池内玻璃格栅上设有第一生物填料,生物滤池内玻璃格栅上设有第二生物填料。
按上述方案,所述集气输送机构包括集气管、风机和进气管,所述集气管与所述进气管相连通,所述风机安设于进气管内,进气管与所述第一导气管相连通。
按上述方案,所述碱洗机构包括碱洗塔、碱洗喷嘴、碱洗管、化学水箱、化学循环泵,所述碱洗塔中部设有玻璃格栅,所述第一导气管与碱洗塔底部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碱洗喷嘴设于碱洗塔顶部,通过所述碱洗管与所述化学水箱相连,所述化学循环泵设于碱洗管上。
按上述方案,所述排气管底部和所述进气管底部分别设有导淋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紫光湖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紫光湖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15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龙虾深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产丙烯酸树脂的分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