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吊顶调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01751.5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7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宋春红;房珺;鲍晓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山水空间装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9/00 | 分类号: | E04B9/00;E04B9/06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刘静怡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吊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吊顶调平结构,包括顶面龙骨、连接组件以及吊顶模块,所述顶面龙骨固定安装在建筑物内部顶板上,顶面龙骨的底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滑槽,滑槽上内设有若干个滑杆,若干个所述滑杆一一间隔旋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每两个相邻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底部通过螺杆、螺母扭紧,所述螺杆位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下部中间的部分设有用于固定吊顶模块的连接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吊顶模块调平困难以及通过龙骨调平才能实现吊顶模块调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吊顶调平结构。
背景技术
原石膏板吊顶装置的调平方式主要是靠吊杆螺丝固定件调平主龙骨的方式,通过龙骨固定后再安装石膏板,平面和立面的水平不是通过调整来实现的,是完全依靠龙骨安装平整来实现的。
上述施工方法是工人到施工现场加工的模式,此种施工模式存在诸多诟病:施工现场施工时间长、材料种类多、材料堆放乱、施工垃圾多;由于工人素质良莠不齐导致施工质量因人而异;无法与其他工种交叉施工;组织麻烦,工长需要采购材料、组织工人,安排上料,检查质量,清理现场。
随着施工方式的改进,模块化石膏板吊顶技术虽然解决了产生解决了施工现场施工时间长、材料种类多、材料堆放乱、施工垃圾多的问题,但是在进行吊装时,模块之间调平是主要技术难点,本调平结构解决了模块之间水平调平问题。使得模块之间调平简单快捷。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6571022U提供的一种插接调平结构及吊顶装置,包括顶面固定龙骨、连接龙骨和石膏板吊顶模块,所述顶面固定龙骨安装在建筑物内部顶板上,所述连接龙骨安装在石膏板吊顶模块上,安装时,所述连接龙骨和顶面固定龙骨的连接位置可上下调整;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对吊顶模块进行调平,但是需要对每一个连接龙骨进行调节,调节连接龙骨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对于吊顶模块的整体调平来说下过并不好,并且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吊顶调平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吊顶调平结构,包括:
顶面龙骨、连接组件以及吊顶模块,
所述顶面龙骨固定安装在建筑物内部顶板上,顶面龙骨的底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滑槽,滑槽上内设有若干个滑杆,若干个所述滑杆一一间隔旋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每两个相邻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底部通过螺杆、螺母扭紧,所述螺杆位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下部中间的部分设有用于固定吊顶模块的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滑槽内的第一个滑杆固定安装在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数量相同,且最后一个第二固定板的外侧设有固定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依次旋接的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配合滑槽的结构,能够自由调节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角度,从而调节吊顶模块的位置,且各固定板始终呈水平,保证了吊顶模块的安装也始终水平,解决了现有的吊顶模块调平困难以及通过龙骨调平才能实现吊顶模块调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安装快捷,还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中:1顶面龙骨、2吊顶模块、3固定板、31滑槽、32滑杆、33第一固定板、34第二固定板、35螺杆、36螺母、37连接板、38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山水空间装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山水空间装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17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分子防水卷材原料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骨科临床牵引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