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粘的不锈钢锅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01794.3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5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连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奔众空气过滤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A47J36/06;A47J45/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粘的不锈钢锅,涉及不锈钢锅技术领域,包括锅身、锅底和锅盖,所述锅底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有导磁层、基层、导热层和防粘层,所述锅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且锅盖与连接柱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导磁层、导热层和防粘层,既使该不锈钢锅适用于明火和电磁炉,增加了其实用性,又使使锅底受热均匀,增加使用效果,且增加了该不锈钢锅的防粘性能,且通过连接柱、旋转柱、提手、连接圆槽、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凹槽、第三连接孔和通气孔之间的配合使用,在不打开锅盖的情况下实现排放水蒸气的功能,防止传统的排放水蒸气方法导致水滴直接滴落至灶台上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锈钢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粘的不锈钢锅。
背景技术
不锈钢锅,是由于在这类钢中含有一定量的铬合金元素,能使钢材表面形成一层不溶解于某些介质的坚固的氧化薄膜(钝化膜),使金属与外界介质隔离而不发生化学作用。不锈钢锅在现在人们生活中的使用率增加,其不但不易生锈,而且使用寿命较长。
但是现有技术中,多数不锈钢锅在不拿掉锅盖进行排放水蒸气时,需将锅盖倾斜放置,这直接导致锅盖内壁的水滴滴落至灶台上,需花费多余的人力进行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粘的不锈钢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粘的不锈钢锅,包括锅身、锅底和锅盖,所述锅底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有导磁层、基层、导热层和防粘层,所述锅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且锅盖与连接柱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圆槽,且连接柱的外壁开设有通气孔,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圆槽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底部设置有凹槽,且旋转柱的外壁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旋转柱处于连接圆槽外部的部位贯穿有提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锅底处于锅身的底部,且锅底与锅身一体成型,所述导磁层、基层、导热层和防粘层压铸成型,所述锅身为一种不锈钢材质的构件,所述基层为一种碳铁合金材质的构件,所述导热层为一种铝合金材质的构件,所述防粘层为一种特氟龙涂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锅身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为一种工程塑料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锅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边框,所述环形边框为一种不锈钢材质的构件,所述环形边框与锅身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锅盖为一种钢化玻璃材质的构件,且锅盖与锅身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柱与连接圆槽相适配,且旋转柱与提手通过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孔与凹槽通过第二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三连接孔与凹槽连通,所述通气孔与连接圆槽连通,所述第三连接孔与通气孔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导磁层、导热层和防粘层,既使该不锈钢锅适用于明火和电磁炉,增加了其实用性,又使使锅底受热均匀,增加使用效果,且增加了该不锈钢锅的防粘性能,且通过连接柱、旋转柱、提手、连接圆槽、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凹槽、第三连接孔和通气孔之间的配合使用,在不打开锅盖的情况下实现排放水蒸气的功能,防止传统的排放水蒸气方法导致水滴直接滴落至灶台上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粘的不锈钢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防粘的不锈钢锅中锅底的分层图。
图3为一种防粘的不锈钢锅中锅盖主视图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奔众空气过滤网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奔众空气过滤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17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复使用双缓冲结构包装
- 下一篇:一种具有轴承导柱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