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准线检验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03289.2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4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旭;程致梁;平娟;陈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C9/00 | 分类号: | G01C9/00;G01C15/00;G01B21/22 |
代理公司: | 郑州慧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60 | 代理人: | 黄永真 |
地址: | 45300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准线 检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准线检验尺,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它包括上尺体和与上尺体为一体式结构的下尺体,所述上尺体与下尺体呈L型分布;上尺体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圆弧形凸起,凸起内部开有定位通孔,两个定位通孔的中心线所形成的平面与上尺体顶部的检验面重合;用于显示基准线水平度的数字水平仪和用于显示基准线垂直度的数字垂直仪均嵌入下尺体。本实用新型利用两点一线原理,将检验面通过工字钉准确定位在基准线上,进而方便地读出基准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观察稳定性强,不会因检验人员手部抖动使尺子发生位移,测量精度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检验基准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的检验尺。
背景技术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深化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了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结合,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大赛许多项目均涉及基准线的绘制,如管道与制暖、电气装置、工业控制等项目均需要在实训系统的木板墙面上绘制基准线。在评分标准中,对基准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等均有着严格的要求,如管道与制暖项目规定:基准线为首日评判必查项目,基准线尺寸误差超过2mm,水平度和垂直度误差超过0.5°,基准线错误则与之相关的尺寸分数为0分。目前,现有的墙面基准线的检验方法,只是依靠检测人员手动控制水平尺和测量尺,还需要将测量尺的上边沿与基准线手动重合,才能读出被测基准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然而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手中的水平尺和测量尺因重量和力矩等因素,特别是长时间对基准线进行检验,极易导致测量尺与基准线产生位移,从而造成测量精度不准,操作难度加大,进而加大检验人员的操作强度,耗费检验人员的体力和时间,使工作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精准高、结构简单及使用方便的基准线检验尺,其将检验面通过工字钉准确定位在基准线上,进而方便地读出基准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测量精度低、操作难度大、费时费力以及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准线检验尺,包括上尺体和与上尺体为一体式结构的下尺体,所述上尺体与下尺体呈L型分布;所述上尺体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圆弧形凸起,凸起内部开有定位通孔,两个定位通孔的中心线所形成的平面与上尺体顶部的检验面重合;用于显示基准线水平度的数字水平仪和用于显示基准线垂直度的数字垂直仪均嵌入下尺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数字水平仪和数字垂直仪分别分布在下尺体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通孔为圆孔,圆孔尺寸与工字钉钉头的外形尺寸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尺体上设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准线检验尺,由于两个定位通孔的中心线所形成的平面与上尺体顶部的检验面重合,其利用两点一线原理,将检验面通过工字钉准确定位在基准线上,进而方便地通过数字水平仪和数字垂直仪读出基准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观察稳定性强,不会因检验人员手部抖动使尺子发生位移,检验人员长时间测量并不影响测量精度,且极大地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测量精度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通过将数字水平仪和数字垂直仪分布在下尺体的两侧,降低了相对于两仪表靠近分布时所发生误读仪表的概率。
通过在上尺体上设置刻度线,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的一种基准线检验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1、上尺体;2、下尺体;11、检验面;12、定位通孔;3、数字水平仪;4、数字垂直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新乡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32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