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组与铜排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04672.X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5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赵豪儒;乔延涛;孙士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R4/4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组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组与铜排的连接结构,其属于铜排连接技术领域;该模组与铜排的连接结构包括:支撑块,设于模组上,所述支撑块上支撑有铜排引出端;压壳,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压壳能够与所述支撑块卡接,以使所述弹性件将铜排压设于所述铜排引出端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模组与铜排的快速、稳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排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组与铜排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中,电池模组之间通过铜排进行连接。
现有技术中,模组与铜排的连接方式一般为螺纹连接。
采用螺纹连接来连接模组和铜排,具有如下不足:
(1)连接速度慢,装卸效率低;
(2)连接需要打扭矩,扭矩过小连接不可靠,扭矩过大破坏连接件;
(3)螺纹连接易滑丝,安装风险高,返修困难。
因此,亟需一种模组与铜排的连接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组与铜排的连接结构,能够实现模组与铜排的快速、稳定连接。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组与铜排的连接结构,包括:
支撑块,设于模组上,所述支撑块上支撑有铜排引出端;
压壳,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压壳能够与所述支撑块卡接,以使所述弹性件将铜排压设于所述铜排引出端上。
可选地,所述支撑块上设有卡孔,所述压壳的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孔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扣。
可选地,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设有避让槽,所述第一卡扣设于所述避让槽内,所述第一卡扣卡接于所述卡孔内时,所述支撑块卡接于所述避让槽内。
可选地,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未设有所述避让槽的部分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卡扣卡接于所述卡孔内时,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支撑块抵接。
可选地,所述容置腔相对的两个内壁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
可选地,所述避让槽的槽底相对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倾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压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配合的解锁凸块,所述解锁凸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卡扣卡接于所述卡孔内时,按压所述解锁凸块,所述第一卡扣能够脱离所述卡孔。
可选地,所述压壳上设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仅侧边的中部与所述压壳连接且端部能够相对所述压壳活动,所述第一卡扣设于所述弹性片的一端且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解锁凸块设于所述弹性片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容置腔外。
可选地,所述模组上设有插接安装槽,所述支撑块安装于所述插接安装槽内。
可选地,所述支撑块上设有卡槽,所述铜排引出端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模组与铜排的连接结构,采用支撑块对铜排引出端进行支撑,压壳将铜排压设于铜排引出端上后,压壳再与支撑块卡接,进而压壳不会脱离模组,以卡接的方式实现铜排引出端与铜排的连接。同时,当压壳与支撑块卡接后,弹性件将铜排压设于铜排引出端上,弹性件被压缩后对铜排的上表面施加压力,使得铜排紧密压设在铜排引出端上,保证铜排和铜排引出端处于压紧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铜排安装于模组后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46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电设备防潮装置
- 下一篇:可穿戴设备接口电路和可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