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变倍比光学被动半无热化变焦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05249.1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2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闫阿奇;董森;曹剑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15/15 | 分类号: | G02B15/15;G03B11/00;G02B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汪海艳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变倍 光学 被动 热化 变焦 光学系统 | ||
1.一种大变倍比光学被动半无热化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自左到右依次设置的前调焦组(1)、变倍组(2)、补偿组(3)、后固定组(4)和滤光片(5);前调焦组(1)的左侧为物面,滤光片(5)的右侧为像面;通过变倍组(2)和补偿组(3)在光轴方向前后相对运动实现连续变焦与补偿;所述前调焦组(1)能够沿光轴左右移动,实现调焦,补偿像面温度离焦量;
所述前调焦组(1)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凹面朝向滤光片(5)的第一负透镜(101)、第一双凸正透镜(102)、弯曲方向朝向滤光片的第一正透镜(103);
所述变倍组(2)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一胶合透镜组(201)、第二平凹负透镜(202)和第三平凹负透镜(203);所述第一胶合透镜组(201)自左向右由双凸正透镜和双凹负透镜组成;第一胶合透镜组(201)胶合面弯曲方向背离滤光片(5);
所述补偿组(3)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二双凸正透镜(301)和第二胶合透镜组(302);所述第二双凸正透镜(301)的前表面处固设光阑;所述第二胶合透镜组(302)自左向右由双凸正透镜和平凹负透镜组成;第二胶合透镜组(302)胶合面弯曲方向朝向光阑;
所述后固定组(4)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四平凹负透镜(401)、弯曲方向背离光阑的第二正透镜(402)、第三胶合透镜组(403)和第三双凸正透镜(404);所述第三胶合透镜组(403)自左向右由双凸正透镜和双凹负透镜组成;第三胶合透镜组(403)胶合面弯曲方向朝向光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变倍比光学被动半无热化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5)为反射型滤光片或吸收型滤光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变倍比光学被动半无热化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调焦组(1)与变倍组(2)之间的空气间隔是5.94mm~163.65mm;变倍组(2)与补偿组(3)之间的空气间隔是232.49mm~2mm;补偿组(3)与后固定组(4)之间的空气间隔是0.72mm~73.49mm;后固定组(4)与滤光片(5)之间的空气间隔是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变倍比光学被动半无热化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光学系统各组光焦度满足如下条件:
3≤∣fL/f1∣≤4;20≤∣fL/f2∣≤30;10≤∣fL/f3∣≤20;10≤∣fL/f4∣≤205≤∣fL/f5∣≤10;
式中:f1为前调焦组的焦距,f2为变倍组的焦距,f3为补偿组的焦距,f4为后固定组的焦距,fL为光学系统长焦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变倍比光学被动半无热化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调焦组(1)的第一双凸正透镜(102)和第一正透镜(103)均采用超低色散玻璃HFK61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变倍比光学被动半无热化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滤光片(5)的材料为光学有色玻璃QB21或者镀制红外截止膜的K9光学玻璃。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大变倍比光学被动半无热化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阑口径不变,位置随补偿组(3)移动,使得变焦光学系统光圈数值在一定范围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变倍比光学被动半无热化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变焦光学系统短焦为光学被动无热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52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腐蚀pvb电线皮结构
- 下一篇:一种连续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