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阶煤双解干熄直立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07627.X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4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惠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亿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4 | 分类号: | C10B53/04 |
代理公司: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杨晓华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阶 煤双解干熄 直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阶煤双解干熄直立炉,包括按照煤料处理的顺序自上而下依次布置并连接的旋风分离器、低温干馏室、中温干馏室、半焦干熄换热装置、排放控制阀和半焦冷却输送机,所述旋风分离器连接布袋除尘器,在低温干馏室与旋风分离器之间连接有用于将煤料输送至旋风分离器并进行干燥处理的烟气干燥循环管路,所述烟气干燥循环管路包括竖立设置的直管气流干燥器、烟气引出管、连接在直管气流干燥器下端与烟气引出管下端之间的鼓风机,烟气引出管的上端连接低温干馏室,直管气流干燥器的上端连接旋风分离器;直管气流干燥器上设置有煤料进料口。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降低煤气和焦油中的粉尘含量,并提高半焦熄焦冷却及系统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炭热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阶煤双解干熄直立炉。
背景技术
低阶煤是指煤化程度较低的煤,如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及气煤等煤种。低阶煤无粘结性或粘结性小,一般不适用于炼焦,但低阶煤的挥发份较大,可以通过中低温干馏回收焦油和煤气,同时生产半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低阶煤干馏的理论依据如下:
1.在550~600℃内,热解焦油产率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650℃时焦油产率达到最大值。在450℃条件下原料煤有较高的失重率,450℃~700℃之间为热解的主要温度区域,550℃~650℃为最佳热解温度段,时间50min。
2.保证荒煤气通道有足够的空间,使干馏产生的荒煤气及时导出,以减少荒煤气在碳化空间的行程和流动阻力,缩短停留时间,降低二次裂解,提高油产率。
3.采用成熟的焦炉夹壁结构,保证煤料和半焦不易粘壁能顺利下料及出料。
目前,行业中传统低阶煤干馏技术需要迫切解决三大痛点:煤气含粉高、半焦熄焦冷却及系统安全性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低阶煤双解干熄直立炉,主要思路是以物料动态与静态结合的方式分级干燥干馏冷却来解决以上问题,其利用煤中固、液、气相不同的热物理性能进行有效分解分离,达成煤的分级分质,并实现降低煤气和焦油中的粉尘含量、提高半焦熄焦冷却及系统安全性的目的。本装置擅长应对原料颗粒为6mm以下的低阶粉煤。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阶煤双解干熄直立炉,包括按照煤料处理的顺序自上而下依次布置并连接的旋风分离器、低温干馏室、中温干馏室、半焦干熄换热装置、排放控制阀和半焦冷却输送机,所述旋风分离器连接布袋除尘器,在所述低温干馏室与所述旋风分离器之间连接有用于将煤料输送至旋风分离器并进行干燥处理的烟气干燥循环管路,所述烟气干燥循环管路包括竖立设置的直管气流干燥器、烟气引出管、连接在所述直管气流干燥器下端与所述烟气引出管下端之间的鼓风机,所述烟气引出管的上端连接所述低温干馏室,所述直管气流干燥器的上端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所述直管气流干燥器上设置有煤料进料口。
上述低阶煤双解干熄直立炉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1.干燥预热段:利用系统烟气,采用直管气流干燥器及旋风分离器,主要干燥蒸发低阶煤的外水,同时将低阶煤预热到200~250℃。
2.干馏段:
(1)低温干馏段:利用650℃~450℃的烟气间接传热,干馏已经预热的低阶煤,将低阶煤加热到400~500℃。主要蒸发少量的轻质油,油气经集气管导出。
(2)中温干馏段:利用800~650℃的烟气间接传热,煤加热到500~650℃,再次干馏低阶煤。主要产出重油及煤气,同时与低温干馏段的油气混合一并导出。
3.干熄段:半焦干熄换热装置将半焦从650℃冷却到200℃,进入半焦冷却输送机继续冷却到55℃,最终尾部喷水抑尘将半焦降到50℃后入低阶煤罐或外运。
优选的,所述煤料进料口上连接有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连接煤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亿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亿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76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