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应釜内实现液液分离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11463.8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7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鹏;方金法;李海生;程珊;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州市科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胡世辉 |
地址: | 4565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实现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釜内实现液液分离的装置,所述反应釜上部设置取液口,反应釜内的取液软管一端连通取液口,另一端连通取液泵;反应釜侧壁上设置转动轴,转动轴与取液泵通过钢丝绳连接;反应釜上设置视窗,从视窗能看到取液泵。通过转动转动轴将钢丝绳缠绕到转动轴,来实现釜内取液泵在反应釜内的高度,能够直接将上层液体从取液软管中取出并排到反应釜外部,无需反复从下部的排液口放液,从而减少下层物料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内实现液液分离的装置。
背景技术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有机或无机阴离子构成,且在室温及其附近温度下呈液态,具有熔点低、不可燃、不易挥发、蒸汽压低等优良特性。离子液体未来应用前景非常广泛,涉及有机合成、萃取分离、生物催化、电化学等诸多领域。
目前,合成咪唑类离子液体的方法为:将烷基咪唑与卤代烷烃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反应,经过提纯合成阴离子为卤素的中间体,然后经过离子交换反应,生成目标离子液体和盐水溶液的混合产品,其组成为离子液体、卤化盐、水。将此产品在萃取装置中与二氯甲烷混合,二氯甲烷将其中的大部分离子液体萃取出来,此为有机相,然后在有机相中加入水来萃取其含有的卤化盐杂质。传统的萃取设备在提纯有机相时将水和有机相混合在反应釜中,经过搅拌静置后水在上层,萃取一般都是少量多次,在进行第二次萃取时需要先将下层有机相放出再放出水层,然后再将有机相放回反应釜内,最后加水进行第二次萃取。在放入放出的过程中都会有物料的损失,而且操作麻烦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釜内实现液液分离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反应釜内实现液液分离的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上部设置取液口,反应釜内的取液软管一端连通取液口,另一端连通取液泵;反应釜侧壁上设置转动轴,转动轴与取液泵通过钢丝绳连接;反应釜上设置视窗,从视窗能看到取液泵。
所述转动轴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
所述软管为挠性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转动轴将钢丝绳缠绕到转动轴,来实现釜内取液泵在反应釜内的高度,能够直接将上层液体从取液软管中取出并排到反应釜外部,无需反复从下部的排液口放液,从而减少下层物料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取液口,2是取液软管,3是转动轴,4是电机,5是钢丝绳,6是取液泵,7是进液口,8是排液口,9是视窗,10是反应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反应釜内实现液液分离的装置,包括反应釜10,所述反应釜10上部设置取液口1,反应釜10内的取液软管2一端连通取液口1,另一端连通取液泵6;反应釜10侧壁上设置转动轴3,转动轴3与取液泵6通过钢丝绳5连接;反应釜10上设置视窗9,从视窗9能看到取液泵6。转动轴3穿过反应釜侧壁外设置转动手柄,通过手动转动将钢丝绳缠绕到转动轴3上,从而达到取液泵6的上升到需要的高度,转动轴3与反应釜的接触的位置设置O型密封圈。
所述转动轴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电机4可以设置在反应釜10的内侧壁上,可以贯穿设置在反应釜侧壁上,贯穿设置时,在其与反应釜10侧壁接触的位置设置密封圈。通过电机4转动将钢丝绳5缠绕到转动轴3上,从而达到取液泵6的上升到需要的高度。
所述软管为挠性管,挠性管具有耐燃、耐腐蚀、耐水、耐老化、挠性良好、结构牢固、工作可靠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州市科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林州市科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14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