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圆棒直角卡子折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12024.9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4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蒋红兵;蒋红俊;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亚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0 | 分类号: | B21D7/00;B21D7/16;B21D43/00;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王萍萍 |
地址: | 2257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直角 卡子 折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圆棒直角卡子折弯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上下平行相对的上支撑座和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下模,上支撑座下侧固定安装有上模;上模包括上下固定连接的驱动机构及冲压端,驱动机构的尾端固定安装在上支撑座下方,冲压端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为楔形;下模包括下模座,下模座中部开设有内凹的等腰直角形下模槽;下模座以下模槽为分界分为结构相同的左模座和右模座,左模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弧形槽,右模座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与第二弧形槽均垂直于下模槽。本实用新型即提高了圆棒的折弯效率,又保证了折弯的准确度,降低误差,同时能够避免冲压折弯时推歪,保证折弯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棒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圆棒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钢棒生产过程中,有时需要将圆棒折弯成直角卡子,便于生产过程中的使用。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折弯机,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主要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对于生产线自用而言成本较高,且使用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目前在生产线上生产圆棒直角卡子自用时,多为员工手工弯折,首先员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其次钢棒折弯角度不好,角度误差大;且钢锭容易推歪,导致折弯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圆棒直角卡子折弯装置,即提高了圆棒的折弯效率,又保证了折弯的准确度,降低误差,同时能够避免冲压折弯时推歪,保证折弯的成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圆棒直角卡子折弯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上下平行相对的上支撑座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下模,所述上支撑座下侧固定安装有上模;所述上模包括上下固定连接的驱动机构以及冲压端,所述驱动机构的尾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支撑座下方,所述冲压端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为楔形;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中部开设有内凹的等腰直角形下模槽,所述下模槽的中心与所述冲压端的尖端相对;所述下模座以所述下模槽为分界分为结构相同的左模座和右模座,所述左模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弧形槽,所述右模座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与所述第二弧形槽均垂直于所述下模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弧形槽与所述第二弧形槽结构相同且共中心轴。
优选地,所述冲压端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开设有内凹的第三弧形槽。
优选地,所述左模座的右上角开设有第四弧形槽,所述第四弧形槽与所述下模槽相接,所述第四弧形槽内可活动地嵌装有半圆形第一活动块;所述右模座的左上角开设有第五弧形槽,所述第五弧形槽与所述下模槽相接,所述第五弧形槽内可活动地嵌装有半圆形的第二活动块;所述第四弧形槽与所述第五弧形槽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活动块与所述第二活动块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活动块的半径与所述第四弧形槽的半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四弧形槽与所述第五弧形槽的弧长大于其所在圆周的四分之一。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动块以及所述第二活动块水平放置时的上表面与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动块上表面设有第六弧形槽,所述第二活动块上表面设有第七弧形槽,所述第七弧形槽与所述第六弧形槽相同且均垂直于所述下模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所述第六弧形槽以及所述第七弧形槽共中心轴。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亚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亚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20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