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级膨胀呼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13627.0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2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薛松;刘山宝;裴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四达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0 | 分类号: | F01M13/00;F01M13/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陆旦华 |
地址: | 21418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膨胀 呼吸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级膨胀呼吸器,包括呼吸器下层的第一级过滤稳压室、呼吸器中层的第二级膨胀稳压室和呼吸器上层的出气管,第一级过滤稳压室、第二级膨胀稳压室和出气管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级过滤稳压室为空心立柱结构,第一级过滤稳压室的底端设置金属丝球,在金属丝球周围立柱两侧对立面上分别开设进气口;所述第二级膨胀稳压室为扁平方盒子结构,第二级膨胀稳压室内设置迷宫结构;本实用新型克服缸盖罩里面的空间限制,将高度增加到扁平结构的两倍以上,使废气里的油雾充分沉淀,加之一系列的过滤、迷宫等技术,结果实现了废气里油气的有效分离,顺利排出较干净的废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级膨胀呼吸器,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燃机曲轴箱里的废气无法杜绝,只能向外排出。传统上,人们使用呼吸器或叫油气分离器的零件对这些废气进行物理处理分离油雾及杂质然后排向大气。随着内燃机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尽管制造技术也在提高,但活塞漏气量这一产生废气的根源仍然存在,同时人们对发动机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的法规不断趋严。这就对目前在用的呼吸器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般情况下,发动机强化程度越高、转速和升功率越高,活塞漏气量就越大;中速、低速扭矩越大,活塞漏气量也越大。而恰恰,目前发动机就在强化方面发展。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双呼吸器组合方式,其中主呼吸器仍沿用之前的产品不变,成熟而稳定;新增加的辅助呼吸器无一例外都布置在缸盖罩上。这些辅助呼吸器形状各异,或者是扁平形状,布置在缸盖罩内壁上面,工作原理为金属丝球+迷宫+虹吸管等一系列油气分离措施;或者布置在加机油口盖上,经过金属丝球简单过滤,结构简单而低廉;或者布置在主呼吸器前端;或者单独使用。但不管哪种结构和布局,效果都不尽理想:呼吸器出气口滴机油,用户有怨言,或者复杂的结构成本高。
这主要是由于缸盖罩里废气含油率特别高的特殊性,而这些辅助呼吸器的垂直高度不够、沉淀空间不足所致,废气里的油滴油雾不能充分析出沉淀,而是随着废气一起快速排出体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级膨胀呼吸器,该呼吸器克服缸盖罩里面的空间限制,将高度增加到扁平结构的两倍以上,使废气里的油雾充分沉淀,加之一系列的过滤、迷宫等技术,结果实现了废气里油气的有效分离,顺利排出较干净的废气。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双级膨胀呼吸器,包括呼吸器下层的第一级过滤稳压室、呼吸器中层的第二级膨胀稳压室和呼吸器上层的出气管,第一级过滤稳压室、第二级膨胀稳压室和出气管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级过滤稳压室为空心立柱结构,第一级过滤稳压室的底端设置金属丝球,在金属丝球周围立柱两侧对立面上分别开设进气口;所述第二级膨胀稳压室为扁平方盒子结构,第二级膨胀稳压室内设置迷宫结构;所述第一级过滤稳压室底端到第二级膨胀稳压室底端的高度为H1,所述第二级膨胀稳压室底端到第二级膨胀稳压室顶端的高度为H2,所述第二级膨胀稳压室底端到出气管的管口中部的高度为H3,所述H1大于H2或H3。
进一步地,所述H1为53-57mm,H2为23-27mm,H3为28-32mm。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的直径小于出气管管口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的直径为5-7mm,所述出气管管口直径为12-1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级过滤稳压室的底端端面到进气口的高度为1-2mm。
进一步地,所述H1、H2和H3的总高度大于100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产品的研究方向。现有产品在扁平结构方面不断研究、试验、挖掘潜力,结构越来越复杂,成本相应提高,但得到的效果并不理想。本实用新型将高度增加了一倍多,加上过滤、对冲碰撞、膨胀稳压、沉淀凝聚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所达到的效果比较理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四达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四达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36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铣车复合机床
- 下一篇:一种在富水圆砾层中超前预注浆的止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