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层排水管汇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14303.9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1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柳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皮尔萨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E03C1/2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管 汇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层排水管汇合器,涉及室内污水排放管道的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汇合器内的存水弯要想达到水封的水位,需要的水量较大,因此存水弯内极有可能出现水量得不到及时补充而无法对各个横支管的端部进行水封的问题,其包括主体,主体上连接有封盖,封盖上连接一顺水三通和至少一个横支管,横支管的下端设有存水弯,存水弯与顺水三通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挡水板,存水弯内设有多个存水槽,各个存水槽之间通过隔水板隔开,各个存水槽之间的隔水板上设有连通口。本实用新型具有在保证存水弯对各个横支管同时进行水封的同时,降低了存水弯的存水容积,进而降低存水弯干涸缺水的可能性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污水排放管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同层排水管汇合器。
背景技术
同层排水技术是建筑排水的一种新技术,使用该技术进行建筑物同层排水时,器具排水管不必穿越楼板,从而减少渗漏的机会,同时也减少了对下层用户噪音的污染。其中,降板法同层排水管的横支管铺设在楼板下沉空间内,各卫生 器具的排水管汇流入横支管后,通过顺水三通排放入立管,由于浴缸、地漏 等存水弯各自单独设置,埋在地下,一般卫生间楼板下沉350mm左右,同时,地漏由于水封储水量少,不能及时得到补充而使臭气经常外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公告号为CN201028224Y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中同层排水管排水用的汇合器。其包括主体,主体的上部连接一顺水三通和至少一个横支管,顺水三通的上部形成立管上接口,主体的下部形成位于顺水三通下方的立管下接口,所述横支管的下方设有一位于主体一侧的存水弯,存水弯呈“U”形。该实用新型明显降低了降板层高度,有效防止了存水弯里的水封干涸,避免了臭气外溢。
但是,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为了保证各个横支管的水能够在存水弯内进行汇合,存水弯的形状整体设置,因此,存水弯的截面面积往往远大于各个横支管的截面积之和,这就导致存水弯要想达到水封的水位,需要的水量较大,因此存水弯内极有可能出现水量得不到及时补充而无法对各个横支管的端部进行水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层排水管汇合器,其具有在保证存水弯对各个横支管同时进行水封的同时,降低了存水弯的存水容积,进而降低存水弯干涸缺水的可能性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同层排水管汇合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端密封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上连接一顺水三通和至少一个横支管,所述顺水三通的上部形成立管上接口,所述主体的下端形成有立管下接口,所述横支管的下端设有存水弯,所述存水弯与所述顺水三通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挡水板,各个所述横支管的下端穿入所述封盖、伸入所述存水弯内并与所述存水弯底部留有间隙,所述存水弯内设有多个存水槽,各个存水槽之间通过隔水板隔开,所述存水槽的直径大于其上方对应的所述横支管的直径,各个所述存水槽之间的隔水板上设有连通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管上接口、立管下接口分别与现有的排污立管连接,然后利用楼板上现有的立管安装孔,将主体置于安装孔内,使降板层的高度只要高于顺水三通的横管接入口高度或横支管的高度即可,这样就有效地降低了降板层高度。降板层内的渗漏水可以通过专用的二次排水地漏收集,再通过二次排水接入管排至立管。横支管与用户卫浴的多个卫生器具分别连接,横支管上的水最终汇集到同一个存水弯(即水封),储水量大,不易蒸发干涸,当一个横支管上的水直接流入到存水槽内,再由该存水槽通过隔水板上的连通口流向别的存水槽内,使得其余横支管无水流下时,其对应的存水槽也能够形成水封,多个卫生器具都可以补充水进去,更新储水和防止干涸,并且,由于设置了隔水板,隔水板占用了一定的存水弯内的空间,使得存水弯内无需较多的水即能够保证各个存水槽内的水位迅速上升而没过横支管下端部形成水封,进一步防止存水弯内水位下降或发生干涸,保证了排水管系内的臭气不会外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皮尔萨管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皮尔萨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43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