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丸机设备中的弹丸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14764.6 | 申请日: | 201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6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生;张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福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7/00 | 分类号: | B24C7/00;F16K3/06;F16K3/08;F16K31/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赵华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丸 设备 中的 弹丸 控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抛丸机设备中的弹丸控制阀,具体涉及抛丸设备领域,包括流丸管,流丸管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执行机构、出丸法兰口,执行机构的顶面给转动安装有丸料进量调节机构,执行机构的底面转动安装有旋转闸门,旋转闸门的表面转动套接有手动闭合闸,旋转闸门包括转杆、闸门,闸门固定套接于转杆的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旋转闸门和手动闭合闸,当需要使用时只需通过手动旋转手动闭合闸即可开始使用,通过步进电机带动旋转闸门旋转控制抛丸设备的逐个喷丸,当需要连续喷丸时只需停止旋转闸门的旋转即可,可实现逐个抛丸和连续抛丸的一键控制,实现对铸件粗加工和精细加工的快速转换,提高该弹丸控制阀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抛丸机设备中的弹丸控制阀。
背景技术
弹丸控制阀是抛喷丸设备中控制进入抛丸器的弹丸多少的一种装置,也是抛喷设备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件,弹丸控制阀原理丸料经由插板调节后流经流丸管,若闸门打开,丸料则直接进入抛丸器,若闸门关闭,则阻止丸料进入抛丸器,弹丸控制阀由壳体、导丸管、闸门、气缸等部分组成,目前弹丸控制阀的种类有三种:DK28、DK50、DK80,使用最为普遍的是DK28。
对于目前使用的弹丸控制阀的壳体主要是HT200整体铸造而成,结构复杂、重量加大,占整个弹丸控制阀重量的绝大部分,使得弹丸控制阀既笨重又复杂;并且闸门采用两端均固定支撑,在加工制作过程中闸门两端固定同轴度不易控制,加大了加工的难度,并且闸门两端均固定支撑会造成闸门在开关中极为容易卡死,因此在安装、调节、检修弹丸控制阀时,比较麻烦,给操作工人带来了诸多不便,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工作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335727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抛喷丸设备中的弹丸控制阀,参考说明书附图5,该申请中该弹丸控制阀中闸门靠近端盖的一端连接固定支撑机构,这种采用一端支撑的方式,既简化了弹丸控制阀的加工制作工艺,又可以使得在使用过程中闸门能够十分灵活的开关,不易出现卡死现象,即使偶尔出现卡死时,又因该端靠近端盖,可以很方便的将端盖拆卸开进行维修,方便快捷。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
一、由于该弹丸控制阀采用气缸进行控制,利用气缸推动阀口的开合机构实现投球操作,气缸的执行动作幅度较大,因此导致阀口的开合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抛丸速率受限,且当抛丸较小时需重新调效气缸的运动速率,防止闸门机构与抛丸发生撞击;
二、由于该弹丸控制阀只设置当个阀门机构,无法实逐个抛丸以及连续抛丸模式的转化,在一些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程序中需要在逐个抛丸以及连续抛丸模式之间相互切换,分别对铸件进行进行粗加工和细加工,因此该弹丸控制阀存在一定缺陷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高效且可模式切换的抛丸机设备中的弹丸控制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抛丸机设备中的弹丸控制阀,通过设置旋转闸门和手动闭合闸,当需要使用时只需通过手动旋转手动闭合闸即可开始使用,通过步进电机带动旋转闸门旋转控制抛丸设备的逐个喷丸,当需要连续喷丸时只需停止旋转闸门的旋转即可,可实现逐个抛丸和连续抛丸的一键控制,实现对铸件粗加工和精细加工的快速转换,提高该弹丸控制阀的实用性;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动旋转闸门机构,其闸门的开合速度相较于传统气缸结构显著提高,使得该弹丸控制阀能够根据抛丸机的抛丸速率进行调整,提高该弹丸控制阀与抛丸机的适配性,且电动的旋转闸门在非开口区与流丸管连通时即可阻隔抛丸,使得该弹丸控制阀可通过控制转速间接控制抛丸频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福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福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4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