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渗透加气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17334.X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1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曹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万华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C1/41;E04B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60 甘肃省兰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透 加气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渗透加气块,包括加气块主体,所述加气块主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内部设置有三角形支撑架,所述加气块主体内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三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聚氨酯泡沫层,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互配合的圆柱形插杆,所述加气块主体内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隔音板。本实用新型通过L型轻钢龙骨、外饰涂层、隔音板、螺孔、加气块主体、聚氨酯泡沫层、防水沥青层、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圆柱形插杆和三角形支撑架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在不影响加气块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生产加气块的材料量,提高加气块材料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渗透加气块。
背景技术
加气块是一种轻质多孔、保温隔热、防火性能良好、可钉、可锯、可刨和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新型建筑材料,早在三十年代初期,中国就开始生产这种产品,并广泛使用。
当前的加气块内部大多数为实心体,无法在不影响加气块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生产加气块的材料量,提高加气块材料的利用率,同时当前的加气块多数为单个的个体,在使用过程中只能通过水泥浆才能连接起来,无法进一步提高各个加气块个体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提高加气块砌成墙面的牢固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渗透加气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渗透加气块,包括加气块主体,所述加气块主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内部设置有三角形支撑架,所述加气块主体内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三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聚氨酯泡沫层,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互配合的圆柱形插杆,所述加气块主体内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隔音板,且隔音板远离第二通孔的一侧设置有防水沥青层,所述加气块主体两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L型轻钢龙骨。
优选的,所述加气块主体的两侧皆设置有外饰涂层,且外饰涂层的外侧粗糙不平。
优选的,所述L型轻钢龙骨外侧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螺孔。
优选的,所述圆柱形插杆分别位于两组第一通孔内部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不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第一通孔位于相邻两组第一通孔之间。
优选的,所述加气块主体从外侧向内部依次为外饰涂层、防水沥青层和隔音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渗透加气块通过L型轻钢龙骨、外饰涂层、隔音板、螺孔、加气块主体、聚氨酯泡沫层、防水沥青层、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圆柱形插杆和三角形支撑架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在不影响加气块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生产加气块的材料量,提高加气块材料的利用率,同时在加气块使用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各个加气块个体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提高加气块砌成墙面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中:1、L型轻钢龙骨;2、外饰涂层;3、隔音板;4、螺孔;5、加气块主体;6、聚氨酯泡沫层;7、防水沥青层;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圆柱形插杆;11、三角形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万华,未经曹万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73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配套用基站的防潮固定底座
- 下一篇:一种高速铣床轴向多重防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