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抗菌涤纶纤维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18237.2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7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季子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紫博着色涤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王艳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抗菌 涤纶 纤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抗菌涤纶纤维,包括:第一复合纤维和第二复合纤维,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和第二复合纤维交错缠绕设置,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包括第一涤纶本体、设置于第一涤纶本体内的中空环型腔以及设置于中空环型腔外围的抗菌纤维层,所述第二复合纤维包括由三根涤纶中空纤维组成的内芯、包裹设置于内芯外侧的第二中空内胆层以及围绕所述第二中空内胆层外侧设置的抗菌外层,所述第二中空内胆层以及抗菌外层之间环状设置多个抗菌内芯。本实用新型的涤纶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同时具备良好的除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复合纤维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型抗菌涤纶纤维。
背景技术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是以聚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M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但是涤纶纤维不具有抗菌性能,同时其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等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型抗菌涤纶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同时具备良好的除螨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型抗菌涤纶纤维,包括:第一复合纤维和第二复合纤维,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和第二复合纤维交错缠绕设置,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包括第一涤纶本体、设置于第一涤纶本体内的中空环型腔以及设置于中空环型腔外围的抗菌纤维层,所述第二复合纤维包括由三根涤纶中空纤维组成的内芯、包裹设置于内芯外侧的第二中空内胆层以及围绕所述第二中空内胆层外侧设置的抗菌外层,所述第二中空内胆层以及抗菌外层之间环状设置多个抗菌内芯。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抗菌纤维层的横截面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凹坑,所述凹坑内填充有抗菌颗粒。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中空环型腔内设置有中空内腔,所述中空内腔与所述中空环型腔的横截面为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中空环型腔与中空内腔之间设置有条形通道,所述条形通道内填充有脱氢醋酸粉末。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涤纶本体的外粘附有第一抗静电纤维膜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抗静电纤维膜层为聚氨酯抗静电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聚氨酯抗静电涂层厚度为120~150nm。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芯由三根涤纶中空纤维相互缠绕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抗菌外层外涂布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厚度为100~120nm。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抗菌内芯为竹炭纤维内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抗菌涤纶纤维由第一复合纤维和第二复合纤维交错缠绕形成,增加了结构强度,抗菌层以及抗菌内芯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抗菌除臭,另外,添加的脱氢醋酸粉末使得该涤纶纤维本身具有良好的除螨效果,阻燃层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提高抗菌涤纶纤维自身的阻燃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型抗菌涤纶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复合纤维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紫博着色涤纶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紫博着色涤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82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地板前横梁接头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型前围板下安装板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