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监测肢体表面温度的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18838.3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2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增平;陈碧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 |
代理公司: | 福州旭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3 | 代理人: | 程春宝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肢体 表面温度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监测肢体表面温度的报警装置,包括皮表肌电传感器,还包括一监测盒,所述监测盒下表面开设有充电口,所述监测盒正面设置有显示屏和多个按钮,且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按钮上方,所述监测盒右侧面设置有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末端均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上设置有所述皮表肌电传感器;所述监测盒上设置有第一扬声器,所述监测盒内设置有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MCU;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对病人术后的肢体部分进行持续性温度监控,且与正常的肢体温度进行对比,同时设有报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肢体表面温度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监测肢体表面温度的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 ,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结合国内外大量的文献研究资料分析围手术期低体温与SSI之间的关系:一项随机临床试验表明,一组核心体温平均降低2℃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率增加3倍。主要由于巨噬细胞功能受影响,及血液灌注减少造成组织供氧量降低;该研究还发现低体温会延长手术后适宜拆线时间;而低体温患者总住院时间与体温正常患者相比增加20%;死亡三联:低体温、酸中毒、凝血障碍,其中最容易控制的就是“低体温”。因此,围手术期需要维持患者的核心体温在36 ℃以上。
现有技术中在围手术期结束后,为避免病人手术的肢体部分温度低于36度,医生需要对病人肢体手术的部分进行温度监测监控,避免手术后病人肢体康复出现问题,并且医护人员在病人体温低于36度时,应采取加温设备或覆盖保温毯等操作,将病人的肢体温度恢复正常,由于温度监测监控需医护人员每隔30分钟进行测量,并且记录,较为繁琐,且现有技术中手术部分的温度监测并没有与正常的肢体部分进行温度对比,这样有可能会导致手术部分的肢体出现低体温等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监测肢体表面温度的报警装置,能够对病人术后的肢体部分进行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监测肢体表面温度的报警装置,包括皮表肌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监测盒,所述监测盒下表面开设有充电口,所述监测盒正面设置有显示屏和多个按钮,且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按钮上方,所述监测盒右侧面设置有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末端均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上设置有所述皮表肌电传感器;所述监测盒上设置有第一扬声器,所述监测盒内设置有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MCU,所述第一MCU连接有存储模块、皮表肌电传感器驱动电路、第一扬声器驱动电路、按钮驱动电路和显示屏驱动电路。
进一步的,还包括L形工作台,所述L形工作台的竖板正面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用于夹住放置所述监测盒的夹持件,所述L形工作台的横板上表面等距离设置有与所述夹持件相配合且用于为所述监测盒充电的充电口,所述L形工作台的横板上表面等距离设置有第二魔术贴,且所述第二魔术贴设置于所述充电口前方;所述L形工作台的横板正面等距离设置有放置病人病例的病历袋,所述L形工作台为中空,所述L形工作台侧面设置有为所述L形工作台供电的供电线,所述L形工作台侧面设置有第二扬声器;所述L形工作台的竖板正面等距离设置有多个标识显示区,且所述标识显示区设置于所述夹持件中部;所述L形工作台内设置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MCU,所述第二MCU连接有充放电电路、第二扬声器驱动电路和标识显示区驱动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L形工作台竖板上表面左右两端设置有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L形板和第二L形板,所述第一L形板和所述第二L形板相对设置形成限位开口,且所述标识显示区设置于所述第一L形板和第二L形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未经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88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