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水位监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19697.7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2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雷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谱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04 | 分类号: | G01F2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嘉禾共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0 | 代理人: | 吴迪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水位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位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水位监测仪,包括工作台,光缆接线盒和水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顶面存在工作面浅槽,在工作面浅槽中间位置存在穿孔,所述工作台底面前后两侧两端设置侧槽,在侧槽靠内靠近工作台棱角位置铰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自由端设置插孔,插孔与侧槽内的调节孔重合并通过插钉固定;所述工作台底面中间位置设置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设置转盘;所述转盘外侧设置摇柄,在转盘的滚面设置环形槽。本实用新型改进新颖,设置工作台,便于固定水文感应器,这种结构用于钻孔,空隙内的水位监测,通过改变可调孔的位置可以实现工作台高度的改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位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水位监测仪。
背景技术
水位数据是反映水体、水流变化的重要标志,是水文测验中最为基本的观测要素。水位观测资料可以直接应用于堤坝、水库、电站、堰闸、排涝、航道、桥梁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过程中。
近些年以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得到迅速发展,在汛期时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必须对相关的水位进行监测。在一般的水位监测系统中,一般需要人为管理,通常的使用是,将水位传感器伸入水位上方,但是针对钻孔,空隙内的水文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检测到的,容易耗费较长时间,人工手持容易耗费体力,缺乏有效的支撑固定结构,为此,特设计此发明创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水位监测仪,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水位监测仪,包括工作台,光缆接线盒和水位传感器,所述工作台顶面存在工作面浅槽,其深度为0.5~1.5cm,所述工作面浅槽一侧开口,其余三侧存在倾斜面,工作面浅槽表面光滑,设置不锈钢薄层进行保护,位于工作面浅槽内固定光缆接线盒,在工作面浅槽中间位置存在穿孔,所述工作台底面前后两侧两端设置侧槽,侧槽的长度大于支撑杆的长度,所述侧槽内设置多个调节孔,在侧槽靠内靠近工作台棱角位置铰接支撑杆,支撑杆为铝合金材料,其表面设置氧化层并通过聚醚型高弹性聚氨酯覆盖保护,支撑杆整体质量轻,在侧槽内设置用于固定支撑杆的卡套;所述支撑杆外壁上设置容纳槽,容纳槽的形态与倾斜支撑杆相仿,其内部设泡沫冲垫,所述容纳槽内铰接倾斜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自由端设置插孔,插孔与侧槽内的调节孔重合并通过插钉固定;通过选择调节孔,可以改变工作台的高度,所述工作台底面中间位置设置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设置转盘;所述转盘外侧设置摇柄,在转盘的滚面设置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导线,所述导线缠绕在容纳槽内,它的一端穿过穿孔并与光缆接线盒连接,另一端连接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具有尖头部;所述导线为扁平结构,一侧设置凹陷面,另一侧为外凸面,所述凹陷面与外凸面匹配;这种独特的结构,有利于导线的收卷,常见的导向截面为圆形,缠绕之后增加了导线的提交,而采用扁平结构的导向有利于缩小尺寸,同时可以减少转盘尺寸的设计;所述导线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内设置复合内层,所述复合内层设置隔热衬层,所述隔热衬层内设置光纤,在光纤外侧设置隔离架。
进一步的,所述侧槽表面设置透明罩,透明罩通过螺丝固定,其四周具有倾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下端设置可调垫脚,垫脚底面设置胶垫,可调垫脚与支持杆下端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内层为氨纶弹力纱和银线纤维层,银线纤维层包括在导线外侧,氨纶弹力纱设置银线纤维层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外壁设置刻度尺,刻度尺上的标记为阴刻,其刻槽内设置彩色油漆并通过透明膜覆盖。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数量为2根。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瓣块,瓣块为塑料材质,形态为半开结构,具有容纳槽面,瓣块包裹住光纤。
本实用新型改进新颖,设置工作台,便于固定水文感应器,这种结构用于钻孔,空隙内的水位监测,通过改变可调孔的位置可以实现工作台高度的改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谱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谱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96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模式融合人员通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管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