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流量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20476.1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1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沈欢;武治国;袁家虎;黄昱;张家铨;潘凌;游政园;张春萍;封雷;周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F23/296 | 分类号: | G01F23/296;G01F23/284;G01F23/14;G01P5/24;G01P5/02;G01S13/58;G01F1/6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晏波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东湖开发区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流量 测量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管道流量测量系统,包括测量装置和控制电路,其中管道流量测量系统安装于下水管道的顶部,可有效地避免下水管道内的水质、淤泥和垃圾的影响,所述测量装置包括非接触式单元和接触式单元,所述非接触式单元和所述接触式单元均用以测量下水道内的水位高度和液体流速,其中,所述非接触式单元包括非接触测距组件,所述非接触测距组件用以测量第一水位高度;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非接触测距组件、所述接触式单元和所述非接触式单元,以在所述第一水位高度小于或者不小于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接触式单元或所述非接触式单元工作。针对下水管道内不同的液面状态,采取不同测量单元,以此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水管道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流量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下水道管道内的液位、流速、流量的测量方法十分繁多,且测量的结果并不是十分准确,因为现有的测量方式都是通过直接与流体接触来进行测量,这样的测量方式,往往会受到下管道内的水质、垃圾、淤泥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了测量结果的不准确,并且需要人工定期线下进行维护,维护成本高,进而导致实时监测成本的高昂。另一方面,下水管道内的液面状况十分复杂,现有的测量的方法不能在多种液面状态下都准确的测量出下水管道的水位高度和水流流速,进而导致下水管道的流量测量不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管道流量测量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量下水道管道内的液位、流速和流量不准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管道流量测量系统,包括:
测量装置,包括非接触式单元和接触式单元,所述非接触式单元和所述接触式单元均用以安装至下水道内的顶部,所述非接触式单元和所述接触式单元均用以测量下水道内的水位高度和液体流速,其中,所述非接触式单元包括非接触测距组件,所述非接触测距组件用以测量第一水位高度;以及,
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非接触测距组件、所述接触式单元和所述非接触式单元,以在所述第一水位高度不小于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接触式单元工作,以及在所述第一水位高度小于预设值时,控制所述非接触式单元工作。
可选地,所述非接触测距组件包括:
测距装置,所述测距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测距装置用于发射超声波或电磁波;以及,
传输管道,设于下水管道顶部包括相互连通、且具有夹角的入射管道和反射管道,所述测距装置设于所述入射管道上,所述入射管道和所述反射管道连通处设有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用以将所述测距装置发射的超声波或电磁波从所述入射管道反射至所述反射管道。
可选地,所述入射管道的长度和所述反射管道的长度之和不小于所述测距装置的盲区距离。
可选地,所述非接触式单元还包括:雷达流速检测器,所述雷达流速检测器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所述雷达流速检测器用于安装至下水管道的顶部,用以发射电磁波检测下水管道液面的流速。
可选地,所述接触式单元包括:雷达流速检测器,所述雷达流速检测器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所述雷达流速检测器用于安装至下水管道的顶部,用以发射超声波检测下水管道液面的流速。
可选地,所述接触式单元还包括:压力水位计,所述压力水位计设于所述传输管道结构外,且所述压力水位计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
可选地,所述管道流量测量系统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安装至下水管道的顶部,且所述安装座用于所述测量装置和所述控制电路的安装。
可选地,所述管道流量测量系统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套合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测量装置和所述控制电路容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开设有开口以供所述测量装置发射电磁波或超声波进行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未经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04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机保护器的断电热记忆电路及电动机保护器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的变压器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