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客车的上沿包柱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20559.0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9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叶占国;王会集;孙虞宁;叶能杰;汤佳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毛广泽 |
地址: | 3151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上沿包柱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客车的上沿包柱,属于客车配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采用螺钉将包柱安装在型材的外侧,螺钉的采用一方面增大的装配环节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增加了工人们的工作强度的问题。本客车的上沿包柱包括第一竖板;第一横板,垂直于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一横板呈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第一横板上设置卡接组件,所述第一横板在远离第一竖板一侧设置有软胶皮。本客车的上沿包柱具有方便安装,省去了螺钉的固定,减少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装配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客车的上沿包柱。
背景技术
在一体化程度高的客车或电车内部,往往需要通过型材构成了车辆的整体骨架,为避免客车或电车上一些型材直接暴露在外影响美观,或对乘车人员造成伤害,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都会通过安装包柱来实现对型材的外部的嵌套和装饰,在现有的技术中,通常都是采用螺钉将包柱安装在型材的外侧,螺钉的采用一方面增大的装配环节的难度,还需对型材进行打孔,也影响了型材的强度,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增加了工人们的工作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在包柱上设置卡接组件和软胶皮,来完成对型材的嵌套的客车的上沿包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客车的上沿包柱,包括:
第一竖板;
第一横板,垂直于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一横板呈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第一横板上设置卡接组件,所述第一横板在远离第一竖板一侧设置有软胶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接组件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卡接板,所述卡接板在远离第一横板一端设有呈弧形设置的缺口,所述缺口和第一横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缺口的开口呈背对状结构设置,一开口朝向第一竖板、另一开口朝向软胶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一竖板之间过渡连接有凹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软胶皮朝着远离第一竖板的方向上翘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竖板上部段的厚度大于靠近凹部段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垂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缺口垂直方向上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与所需包裹的型材形状适配的包柱,在包柱上设置卡接组件和软胶皮,卡接组件的设置使得包柱能够稳定的卡设在型材上,软胶皮则能更好的将包柱抵靠在型材上,也方便车间的工人对包柱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也不易与型材之间发生刮擦,整个包柱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装配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客车的上沿包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客车的上沿包柱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00、第一竖板;200、第一横板;210、卡接组件;211、卡接板;2111、缺口;2112、连接板;220、软胶皮;300、凹部;400、型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05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