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岩溶空洞隧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23634.9 | 申请日: | 201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6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姚裕春;张耀;袁碧玉;肖朝乾;周波;袁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10;E21F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岩溶 空洞 隧道 结构 | ||
一种大型岩溶空洞隧道结构,以有效解决大型岩溶空洞内隧道结构的安全和经济性问题,有效抵抗岩溶空洞顶部的落石冲击力,确保隧道结构和线路运营安全。隧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底部坐落在位于稳定岩石地基之上的隧道基础上,隧道基础上于隧道结构横向两侧外设置钢筋混凝土保护墙,两侧钢筋混凝土保护墙的顶部延伸至岩溶空洞顶板。岩溶空洞顶板下方设置两端与钢筋混凝土保护墙固结的钢筋混凝土横隔板,将两侧钢筋混凝土保护墙之间的空间分隔成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在上部空间里填充轻质材料形成轻质填筑体。钢筋混凝土保护墙外侧设置由隧道弃碴填筑形成的反压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特别涉及一种大型岩溶空洞隧道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喀斯特地区可溶岩形成的岩溶空洞存在不确定性,并且通常难以准确探测,对于隧道工程而言,穿越可溶岩遇到岩溶空洞是十分常见的事,如果遇到的岩溶空洞较小,通常采用混凝土对空洞充填处理,当遇到的岩溶空洞较大时,采用混凝土进行全部充填处理则非常不经济,如果不全部处理,岩溶空洞顶部的岩石掉块会对隧道结构的安全造成隐患,故提出一种大型岩溶空洞隧道结构及构筑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并应具有施工方便、经济、环保和利于推广等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型岩溶空洞隧道结构,以有效解决大型岩溶空洞内隧道结构的安全和经济性问题,有效抵抗岩溶空洞顶部的落石冲击力,确保隧道结构和线路运营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岩溶空洞隧道结构,包括穿越大型岩溶空洞的隧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隧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底部坐落在位于稳定岩石地基之上的隧道基础上,隧道基础上于隧道结构横向两侧外设置钢筋混凝土保护墙,两侧钢筋混凝土保护墙的顶部延伸至岩溶空洞顶板;所述岩溶空洞顶板下方设置两端与钢筋混凝土保护墙固结的钢筋混凝土横隔板,将两侧钢筋混凝土保护墙之间的空间分隔成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在上部空间里填充轻质材料形成轻质填筑体;所述钢筋混凝土保护墙外侧设置由隧道弃碴填筑形成的反压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两侧钢筋混凝土保护墙和其间的钢筋混凝土横隔板将隧道结构以上的空间分隔成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在上部空间里填充轻质材料形成轻质填筑体,可以避免顶部岩石直接掉落对隧道产生冲击破坏;轻质填筑体仅设置在上部空间,在隧道结构之上的下部空间不用填,隧道结构顶部不受力;隧道结构顶部两侧的岩石掉落,会在钢筋混凝土保护墙的导向作用下远离隧道结构;隧道结构两侧设置有隧道弃碴反压体,可以缓冲落石冲击力并有利于隧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保护墙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构筑方法简单,可以快速、经济的实现岩溶空洞隧道结构的施工,并具有安全、方便、环保和利于推广等特点。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一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岩溶空洞隧道结构的断面示意图;
图中示出构件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隧道结构1、隧道基础2、钢筋混凝土保护墙3、泄水孔31、反压体4、钢筋混凝土横隔板5、轻质填筑体6、通道7、岩溶空洞边界A、地面线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36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上下产品真空贴合机
- 下一篇:一种作训服的制作臂袋布模板